《瘋狂奧蘭多》(Orlando Furioso),或譯《瘋狂羅蘭》,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阿里奧斯托(Ludovico Ariosto, 1474-1533)的代表作品,以史詩的形式描述一位為愛而瘋狂的騎士奧蘭多的傳奇故事,對之後的歐洲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阿里奧斯托1505年開始創作《瘋狂奧蘭多》,之後30年,多次修改作品,初版雖在1516年刊印,但直到1532年,完整的版本才算問世。(關於阿里奧斯托的生平與《瘋狂奧蘭多》的故事大綱,請參閱:閱讀《瘋狂奧蘭多》(Orlando Furioso):一場奇幻之旅一文)。

閱讀《瘋狂奧蘭多》,是種獨特的經驗,阿里奧斯托結合了中古的騎士傳奇、文藝復興之後重新浮現的希臘神話故事、義大利中古《十日譚》的說書傳統,敘述架構類似中國的章回小說。他亦創作出許多新的橋段,開展出之後歐洲奇幻文學的基石。這些特質,都讓這部作品適合以插圖形式出版。最早的插圖版本,1530年由威尼斯的出版商左皮諾(Nicolò Zoppino)出版,但因為插圖品質不佳,未受青睞。

到了十八世紀,這部作品依然魅力不減,我們這套1773年的插圖版本,是由在巴黎與倫敦從事出版的義大利莫里尼兄弟(Pietro & Giuseppe Molini)與英國伯明罕(Birmingham)的知名印刷師傅約翰‧貝斯克維爾(John Baskerville, 1706-1775)合作出版。貝斯克維爾由於設計了自己的印刷字形,而一躍成為十八世紀歐洲與美洲出版界的名人。1758年,他成為英國劍橋大學的特任印刷師傅,1763年,他更刊印了著名的對開本聖經,為世人推崇。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將貝斯克維爾的字型引進美國,成為聯邦政府通用的印刷字體。可惜,樹大招風,他的印刷成就招致人忌,而被排擠,最後淡出市場,直到二十世紀,才再受重視。

DSC02587-1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阿里奧斯托(Ludovico Ariosto)的代表作品《瘋狂奧蘭多》。

DSC02577-1

1773年由約翰‧貝斯克維爾(John Baskerville)印製的《瘋狂奧蘭多》(Orlando Furioso)的書名頁。

這部四冊精美的插圖版為《瘋狂奧蘭多》長達五萬行的詩句配上46幅銅版插圖,每章一幅,由當時知名的藝術家,如後來定居英國的義大利畫家暨銅版畫家奇皮亞尼(Giovanni Battista Cipriani, 1727-1785)、法國銅版畫家寇宏(Charles Nicolas Cochin II, 1715-1790)、法國畫家暨銅版畫家艾真(Charles Dominique Joseph Eisen, 1720-1778)、法國肖像畫家格魯茲(Jean-Baptiste Greuze, 1725-1805)、法國畫家與插圖畫家莫奈(Charles Monnet, 1732- 1808之後)與法國插畫家與銅版畫家莫侯(Jean-Michel Moreau the Younger, 1741-1814)製作圖稿。

DSC02599

細緻的銅版插圖。

DSC02615-1

騎士艾斯多佛(Astolfo)在聖約翰的帶領下,準備前往月球找回發瘋的羅蘭多的理智。

刻製銅版的藝術家亦是當時的一時之選,結合了在英國走紅的義大利銅版畫家巴托洛奇(Francesco Bartolozzi, 1728-1815,關於巴托洛奇,請參閱:版畫系列七:由細點組成色塊—已被遺忘的細點技法)與十八世紀法國銅版學派的藝術家,如蕭法(Pierre Philippe Choffard, 1730-1809)、丟克羅斯(Antoine Jean Duclos, 1742-1795)、德‧貞特(Emmanuel Jean de Ghendt, 1738-1815)、赫爾曼(Isidore Stanislas Henri Helman, 1743-?1806/9,他的作品之一,請參閱:《中國皇帝征戰圖》)、昂西格(Benott Louis Henriquez, 1732-1806)、德‧勞內(Nicolas de Launay, 1739-1792)、德‧隆圭(Joseph de Longueil, 1730-1792)、馬替尼(Pietro Antonio Martini, 1738-1797)、馬薩(Jean Massard, 1740-1822)、莫侯(Jean-Michel Moreau, the Younger, 1741-1814)、龐斯(Nicolas Ponce, 1746-1831)、普雷佛斯特(Benoit Louis Prevost, 1747-約1804)及西蒙內(Jean-Baptiste-Blaise Simonet, 1742- 1813之後)等人。

在當時的宣傳廣告中,便可見到莫里尼兄弟以商譽保證這套插圖版本將會讓人滿意,因而才找上知名的貝斯克維爾合作。評論家亦稱這個請到巴托洛奇製版的版本,和1772-73年威尼斯由查塔(Antonio Zatta)出版的插圖版相比,更加精雕細琢,從用紙、圖稿、製版、印製,盡皆賞心悅目,難有匹敵。從我們藏品中的這套《瘋狂奧蘭多》其他部分來看,亦證實了當時評論家的看法。

本書的裝幀乃以深綠色條紋摩洛哥山羊皮(morocco)壓花燙金精裝,從風格上判斷,可能由卡特霍伯(Christian Samuel Kalthoeber,1752–1819)製作。他應該是出身德國漢諾威地區的書籍裝幀師傅,在十八世紀末,因為英國的市場而移居英國。在十八世紀,英國仕紳風靡藏書,精緻而且大量的裝幀需求因而出現,尤其偏愛山羊皮,而在德國地區,藏書家依然看重牛皮裝幀。在當時,卡特霍伯被視為書籍裝幀的第一把交椅,據說,俄國女沙皇不斷力邀他前往聖彼得堡。十九世紀初,因為來自德國同儕的競爭壓力,卡特霍伯的生意大不如前。

DSC02568-1

《瘋狂奧蘭多》的裝幀,可能出自卡特霍伯(Christian Samuel Kalthoeber)。

這套書籍亦有顯赫的收藏歷史。從書中蝴蝶頁的二張藏書票與一張藏書皮花來看,這套書曾由李察‧普萊斯(Richard Price, 1723 – 1791)、亨利‧波納斯(Henri Bonnasse, 1899 – 1984)及羅伯特‧派里(Robert Pirie, 1934 –2015)收藏過。李察‧普萊斯為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與傳道人,與富蘭克林相善,激進自由言論,促成美國革命。他的藏書票為其先祖詹姆斯‧普萊斯(James Price, 1571–?)的石刻徽章,他曾擔任當時威爾斯下議院的議員。

DSC02572-1

書中蝴蝶頁的二張藏書票與一張藏書皮花來看,見證這套書曾由李察‧普萊斯(Richard Price, 1723 – 1791)、亨利‧波納斯(Henri Bonnasse, 1899 – 1984)及羅伯特‧派里(Robert Pirie, 1934 –2015)收藏過。

Picture 672

藏書家李察‧普萊斯(Richard Price)為十八世紀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與傳道人。

亨利‧波納斯則為法國馬賽銀行世家的成員之一,亦為一位知名的藏書家,從其父親處繼承了大筆藏書,自己繼續收藏各類善本書籍。他的藏書票設計,受到另一位法國藏書家亨利‧貝拉弟(Henri Béraldi, 1849 – 1931)的影響,僅以花飾邊框搭配自己的名字。1982年,因為家族銀行破產,亨利‧波納斯的藏書送拍。這套書便輾轉來到美國律師與藏書家羅伯特‧派里之手。

Henri_Bonnasse

亨利‧波納斯則為法國馬賽銀行世家的成員之一。

DSC02573-1

亨利‧波納斯(Henri Bonnasse)及羅伯特‧派里(Robert Pirie)的藏書皮花與藏書票,襯在美麗的彩色雲紋紙上。

9_Henri_Béraldi_ex_libris_inédite_2

法國藏書家亨利‧貝拉弟(Henri Béraldi )的藏書票設計,影響了亨利‧波納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版本應為《瘋狂奧蘭多》刊印之際的最初少數版本之一,因為在第四冊最後的勘誤表中,這套書只列出了四行的勘誤表,在之後的版本,勘誤表增至二頁之多。當時印製時,據記載有印製在仿羊皮紙的版本、對開紙的收藏版與插圖未加上文字說明的版本,連我們這套最初的勘誤版本,皆為珍貴的收藏品。

作者:Lodovico Ariosto
名稱:《瘋狂奧蘭多》(Orlando Furioso)四冊。第四冊附有訂購者名單(485位)及勘誤表四行(應為較早刊印的少數版本,之後的勘誤表增至二頁)。
署名:BIRMINGHAM: John BASKERVILLE。
技法:活字印刷與銅版。一張作者銅版肖像暨四十六張內頁銅版插圖。深綠色條紋摩洛哥山羊皮壓花燙金精裝,三側書緣燙金,蝴蝶頁飾有彩色雲紋紙。
年代:1773。
尺寸:238 x 144 mm(BO 58)。
DSC02569

《瘋狂奧蘭多》的深綠色條紋摩洛哥山羊皮壓花燙金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