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文化已成為今日歐洲文明的源頭,雖然古代近東與古埃及文明早於古希臘文明,但西方文明尊為典範的古典樣式,則是源自古希臘。古典建築的模範,亦紛紛在此奠下基石。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 西元前80或70–約西元前25)在自己的《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中記錄下古典建築的原則,留下了文字資料,不過,在希臘大陸與希臘諸島嶼、義大利、小亞細亞等地,仍然留下豐富的古代建築,可以還原當時部分的社會文化結構。 

德爾斐(Delphi)的劇場與阿波羅神殿遺址。

德爾斐(Delphi)的劇場與阿波羅神殿遺址。

古希臘建築的最大成就,在於各種神殿的建造與修飾,時間橫跨了約五百年,從西元前七世紀至西元前二世紀左右。這個時期的希臘宗教是種原始的自然神崇拜,深入古希臘人的生活各個層面,如政治決策、經濟發展、航海平安等等,甚至也融入哲學成分。古希臘人供奉許多的男神與女神,這些神祇不僅具有超人的力量,亦影響著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更由於希臘的城邦政治,導致每個城邦供奉的神祇與宗教儀式皆有差異。

修復中的帕德嫩神殿。

修復中的帕德嫩神殿。

大約西元前六百年,希臘建築開始使用石頭,取代原本的木頭,神殿建築也開始大量使用石材,尤其是希臘地區常見的石灰岩或凝灰岩,至於大理石則相當昂貴,不僅稀少,且運輸不易,除了重要的神殿建築才會以大理石為建材,不然,大理石多半用作雕塑裝飾。至於今日我們的建築師,在古希臘時代比較接近高級工匠,他們不僅負責設計,也負責承包,一般都未留下名字,而留下名字的建築師,生平一樣不詳。 

火神赫菲斯托斯神殿(Temple of Hephaestus)是座保存良好的古希臘神殿,位於雅典衛城西北。西元前449年開始興建,工期長達三十年。多立克圍柱列式(Doric peristyle)神殿。

火神赫菲斯托斯神殿(Temple of Hephaestus)是座保存良好的古希臘神殿,位於雅典衛城西北。西元前449年開始興建,工期長達三十年。多立克圍柱列式(Doric peristyle)神殿。

神殿建築多為矩形,而依據主建築的列柱多寡與排列方式,造成不同的建築樣式。屋頂一般則會在木頭橫樑上鋪上陶瓦,偶爾鋪上大理石板。古希臘人雖然知道石拱的原理,但不常使用,直到古羅馬人,才將圓頂建築發揚光大。因而,古希臘神殿建築正面形成一個三角形剖面,這個山形牆(pediment)上便以浮雕裝飾。其他的基本結構,包括柱頂楣構(Entablature)、圓柱(Column)、柱基平台(Stylobate)三大部分;柱頂楣構又分為橫飾帶(Frieze)與楣樑(Architrave)兩部分;橫飾帶則有飛簷(Cornice)、三槽線飾帶(Triglyph)與排檔間飾(Metope)兩種浮雕式的裝飾。

多立克柱式建築結構:1. 山形牆三角面(Tympanum);2. 山形牆頂飾(Acroterion);3.斜簷(Sima);4.飛簷(Cornice);5. 檐飾(Mutule);7.橫飾帶(Frieze);8.三槽線飾帶(Triglyph);9.排檔間飾(Metope);10. 方嵌條腳(Regula);11. 圓錐飾(Gutta);12.束帶飾(Taenia);13.楣樑(Architrave);14.柱頭(Capital);15.頂板(Abacus);16. Echinus;17.圓柱(Column);18.凹槽(Fluting);19.柱基平台(Stylobate)。

多立克柱式建築結構:1. 山形牆三角面(Tympanum);2. 山形牆頂飾(Acroterion);3.斜簷(Sima);4.飛簷(Cornice);5. 簷飾(Mutule);7.橫飾帶(Frieze);8.三槽線飾帶(Triglyph);9.排檔間飾(Metope);10. 方嵌條腳(Regula);11. 圓錐飾(Gutta);12.束帶飾(Taenia);13.楣樑(Architrave);14.柱頭(Capital);15.頂板(Abacus);16. Echinus;17.圓柱(Column);18.凹槽(Fluting);19.柱基平台(Stylobate)。

這些希臘神殿建築特色,都可在被藝術史家譽為「人類文化最高表徵」的雅典帕德嫩神殿(Parthenon)中見到。西元前447年,這座神殿開始動工,約在西元前432年完成,是座獻給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的神殿,她不僅是古希臘十二主神之一,亦是雅典城的守護女神。這座位於雅典衛城(Acropolis)的神殿,可說是現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建築。

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

這個古希臘最著名的衛城,於西元前480年波希戰爭中,被波斯人摧毀,當時的神殿與其他建築全被燒毀。戰後,雅典領袖伯里克里斯(Pericles, 約西元前495—前429年)重建雅典,衛城上再次建起雅典娜神殿,而今天衛城上的重要建築物,亦是在那時期矗立至今。帕德嫩神殿由雕刻藝術家菲迪亞斯(Phidias, 約西元前480-前430年)監造,負責內外雕刻裝飾,據文獻記載,神殿建築由伊克提諾斯(Iktinos)與卡利克瑞特斯(Kallikrates)設計建造。 

德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與建築師李奧‧馮‧克倫策(Leo von Klenze, 1784 - 1864),雅典衛城與亞略巴古(Areopagus)復原圖,1846,油彩畫布,Neue Pinakothek Munich。

德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與建築師李奧‧馮‧克倫策(Leo von Klenze, 1784 – 1864),雅典衛城與亞略巴古(Areopagus)復原圖,1846,油彩畫布,Neue Pinakothek Munich。

新的帕德嫩神殿設計更加細膩,外觀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內部則融合了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的建築細節。建築首尾正面各有八根圓柱,兩側長端各有十七根圓柱圍繞,皆為簡單的多立克柱式,刻有凹槽,沒有基座。由於圓柱比率固定,因此神殿內部採用雙層結構,增加空間,內部與楣樑的浮雕則是愛奧尼柱式的表現方式。這可能有著政治考量,因為當時雅典分別居住著多利安人(Dorians)與愛奧尼亞人(Ionians)。內部空間立有雕刻家菲迪亞斯以黃金與象牙雕成的雅典娜神像,此外,神殿的石頭浮雕多飾上彩繪。帕德嫩神殿的正立面的各種比例尺度一直被作為古典建築的典範,柱式比例和諧,視覺校正技術運用純熟,山花雕刻豐富華美。整個建築既莊嚴肅穆又不失精美。

1980年代的帕德嫩神殿。

1980年代的帕德嫩神殿。

帕德嫩神殿雅典娜像,羅馬複製品,收藏於希臘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帕德嫩神殿雅典娜像,羅馬複製品,收藏於希臘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英國畫家塔德瑪(Lawrence Alma Tadema, 1836-1912),菲迪亞斯展示帕德嫩神殿橫飾帶的雕像(Phidias Showing the Frieze of the Parthenon to his Friends),1868,油彩畫布,72 × 110.5 cm,Birmingham Museum and Art Gallery。

英國畫家塔德瑪(Lawrence Alma Tadema, 1836-1912),菲迪亞斯展示帕德嫩神殿橫飾帶的雕像(Phidias Showing the Frieze of the Parthenon to his Friends),1868,油彩畫布,72 × 110.5 cm,Birmingham Museum and Art Gallery。

就像大部分的希臘神殿,帕德嫩神殿亦被當成金庫使用,曾為西元前478年,由希臘城邦組成的反波斯帝國軍事同盟(Delian League)的金庫。至於雅典娜的祭拜活動,直到西元435年,基督教已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 401-450)下令關閉所有的異端神殿與廟宇,才告一段落。神殿內的雅典娜雕像被遷移至君士坦丁堡,後毀於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之際。 

西元六世紀末,帕德嫩神殿被改成聖母教堂,內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建調整,局部雕像被移走或拆毀,最後成為東羅馬帝國四個重要的基督教聖地之一,其他分別為君士坦丁堡、以弗所(Ephesos)與帖撒羅尼迦(Thessalonica)。1458年,鄂圖曼土耳其人佔領雅典,教堂身份並未變動,但到了十五世紀末,帕德嫩神殿再被改成清真寺。這些宗教崇拜的變動,並未影響神殿原來的結構,甚至其原本的建築之美,亦被土耳其人推崇,認為不像是出於凡人之手。1674年,法國藝術家賈克‧凱瑞(Jacques Carrey, 1649-1726)造訪雅典衛城,描繪了五十五張神殿的裝飾雕像,成為神殿被毀之前的建築細節的重要資料。 

法國藝術家賈克‧凱瑞,帕德嫩神殿的山形牆上雕塑,1674。

法國藝術家賈克‧凱瑞,帕德嫩神殿的山形牆上雕塑,1674。

1687年9月26日,屹立了二千多年的帕德嫩神殿,終於在戰火中被毀。土耳其人為了抵抗不斷侵擾的威尼斯軍隊,把神殿當成火藥庫,可能希望威尼斯軍隊不致對這歷史建築痛下毒手,但威尼斯軍隊依然砲擊神殿,嚴重損毀神殿。土耳其人收復雅典衛城後,先是使用殘石瓦礫在神殿內興建了一座小清真寺,而之後的日子,這裡逐漸成為建築用的採石場,珍貴的物件亦遭掠奪。十八世紀,奧圖曼帝國與歐洲國家未再大動干戈,許多歐人紛紛造訪雅典,在帕德嫩神殿的遺址上流連忘返,繪圖採風,形成一股希臘之愛(philhellenism),研究古希臘與羅馬成為當時的顯學,更進而激起英國人與法國人支持希臘獨立。

法國畫家派提耶(Pierre Peytier, 1793-1846),帕德嫩神殿廢墟中的清真寺,約1830年代。

法國畫家派提耶(Pierre Peytier, 1793-1846),帕德嫩神殿廢墟中的清真寺,約1830年代。

1801年,英國駐君士坦丁堡公使,熱愛古典藝術的英國湯瑪斯‧布魯斯,第七代額爾金伯爵(Thomas Bruce, 7th Earl of Elgin, 1766-1841)取得一份奧圖曼帝國蘇丹的詔書,同意他可在衛城繪製與翻鑄其中的古物,甚至拆除新建築以便恢復古物外貌,亦可挪走其上的雕像。這份詔書的真偽,備受爭議,但湯瑪斯‧布魯斯卻因此蒐羅了大批雕塑(主要來自帕德嫩神殿)運回英國。此事在英國大受非議,他被痛斥為摧殘文化藝術的騙子,詩人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對他更是嚴厲譴責。最後,1816年,額爾金伯爵以3.5萬英鎊的低價(遠低於自己的花費)賣給現在的大英博物館,至今仍在展出。

菲迪亞斯監管的工匠,躺臥的酒神(Dionysos),出自:帕德嫩神殿的山形牆,約西元前447–433,大英博物館。

菲迪亞斯監管的工匠,躺臥的酒神(Dionysos),出自:帕德嫩神殿的山形牆,約西元前447–433,大英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

© 家+藝術

→延伸閱讀:西方建築之父維特魯威(Vitruvius)與古典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