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版畫的技法中,鋼版 (steel engraving)是凹版中最後誕生的技法了。一開始,便用在鈔票的印製上,至今,也因其特色,繼續用來印製鈔票。這個技法也是不在歐洲地區發明的凹版技法。美國發明家帕金斯(Jacob Perkins, 1766-1849)借助鋼版來進行雕版印刷,幫波士頓銀行印製鈔票,由於品質出色,受到英國皇家協會注意。1819年,他和合夥人來到英國,協助印製英國貨幣,解決之前易被仿冒的問題。他們的仿偽技術亦促成英國郵票的發行。鋼版便飄洋過海,在英國落地生根,轉而製作書中的插圖,1820年,蘇格蘭詩人湯瑪斯·坎貝爾(1777 – 1844)的詩集【希望之樂】( Pleasures of Hope )成為第一本帶有鋼版插圖的書。這個新的版畫技法很快躋身進入了其他當時商用的版畫技法,如木刻、硬木木刻、銅版及後來的石版。

使用鋼版印製的紙鈔
1779年55美金的正面,以鋼版刻製。

1820年代初,鋼版的印製技法基本上結合原來的銅版蝕刻和直接雕版,之後,在1830年代開始,鋼版漸漸流行起來,蝕刻方式也因為比較省力,成為鋼版常用的技法。直接雕版使用雕刻推刀(burin),是種帶有手把的細長強化鋼刀,在版上可以刻劃出纖細的凹線,而被刻掉的金屬會被擠到線條兩旁,形成突起的邊緣。接著,再用一種刮刀打磨掉這些突起的金屬,不然會有礙上墨印製,影響最終的畫面。然而,這種技法在比較軟的銅版上,易於操作,但在堅硬的鋼版上,則甚費力。於是,鋼版多運用蝕刻腐蝕出構成畫面的線條,減少直接雕版的費勁過程。除了蝕刻所用的雕針,鋼版也運用一種滾輪推刀(roulettes),小滾輪上佈滿尖銳的凸起,可以在版上製作出點狀構成的線條與筆觸。不同形狀的滾輪推刀,配合雕刻推刀與雕針,便能完成綿密的畫面色調,經營出各種不同的肌理與效果。最後,雕刻推刀在修飾完成腐蝕過的畫面。

1820年代的鋼版插圖,出自:【德國景觀】(German Scenery. From drawings made in 1820)
1820年代的鋼版插圖細節,出自:【德國景觀】(German Scenery. From drawings made in 1820)
1830年代的鋼版插圖,出自:【君士坦丁堡與小亞細亞七間教會】(Constantinople and the scenery of the Seven Churches of Asia Minor) 
1830年代的鋼版插圖,出自:【君士坦丁堡與小亞細亞七間教會】(Constantinople and the scenery of the Seven Churches of Asia Minor) 

鋼版會先進行表面硬化(當時以鐵來製作,表面硬化就是將低碳鋼包裹在富含碳的物質中,再進行加熱,讓碳進入鐵的組織內。因此表層的鐵會變成高碳鋼,越往內層,含碳量就越低。最後的成品內部有低碳鋼的韌性,而外層則有高碳鋼的硬度以及抗磨性),以提高印量,減少畫面磨損,而傳統以銅版為主的直刻雕版和蝕刻,因為版面較軟,易於雕琢腐蝕,不適合表面硬化處理,卻可用電鍍的方式,將表面鋼化或鍍上一層鎳,藉以提高印量。1860年代起,這種銅版表面硬化的方式逐漸流行起來,也被泛稱為鋼版,且和之前的鋼版效果難區分開來,因此通常多半以年代來區分。

至於銅版和鋼版成品的區分,其實還算容易,兩者印製出來的線條與色調差別還算明顯,鋼版的線條顯得輕盈細緻,而且色調偏冷且呈現銀灰色光澤,銅版的線條則厚重飽和,色調偏暖。

鋼版的印製效果色調偏冷,出自:【巴黎之冬】 (Un Hiver á Paris)
銅版的印製效果色調偏暖,出自:【聖經】(Bybel, dat is, de Gansche H. Schrift)
銅版直刻的細條細節,出自:【聖經】(Bybel, dat is, de Gansche H. Schrift)

1820年代前,雕版印刷多半運用銅版。銅版屬於軟金屬,易於雕琢,印版可以印製數百張成品,之後便因為重複印製的壓力,畫面開始磨損。雕版師傅可以將磨損的版面再行加工,如重刻之前的線條,或將磨損形成的畫面模糊之處,重新銳化。使用銅版還有個好處,因其表面柔軟,費些功夫,便可修改刻製的畫面,或直接按需要改版,因此,早年的地圖出版商偏愛銅版,一有新的訊息,如新發現的地方,或土地所有權更迭轉手,就可直接在版上變更。

1820年代後,鋼版開始取代銅版,成為插圖書籍出版商偏愛的媒材,不過硬木木刻和之後的石版,仍為鋼版的強勁對手。鋼版可以製作出更加銳利鮮明的線條,而且版面不易磨損,印量可達數千張之譜。也由於鋼版的硬度,可以呈現比銅版更細膩的細節與過渡色調,不會因為快速磨損,失去畫面應有的質感。到了十九世紀末,新的畫線機器出現,可以製作密度更高更精確的平行線條,而其他商用的腐蝕技法大興(如照像蝕刻與滾筒版),手工雕製鋼版的盛世才告一段落。

今天雖然鋼版仍在使用,但已是少數,現在照相製版當道,手工刻版與上色多成為藝術家創作的手法,除了紙鈔之外,幾乎見不太到商用的鋼版了。正因手工雕版可以保有不易被仿製的特色,紙鈔中的部分圖樣留有刻版藝師的特質,加上凹版會在紙鈔上留下可以摸出來的凹凸觸感,鈔票才能具有可資流通的價值,那是現代照相製版的印刷品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