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0.-

作者:Captain Robert Batty (1789-1848)

名稱:【德國景觀】(German Scenery. From drawings made in 1820).

署名:London, Rodwell & Martin。

技法:鋼版與活字印刷(插圖書名頁及61張全頁鋼版插圖)。羊皮紙裝幀,新古典主義燙金壓花。三面書緣燙金。書封有少許刮痕。

年代:1823年。

尺寸:4開本(27.5 x 19 cm)。(BO 075)

【德國景觀】一書的作者羅伯特・貝提 (1789 –1848)中校,在當時更為世人所知的,應該是他的滑鐵盧戰役一事。1815年,他26歲,已進入英國陸軍擲彈兵衛隊(Grenadier Guards)多年,滑鐵盧一戰,他雖然受傷,但也以一系列的信件紀錄了這場戰役,之後出版並配上插圖,講述自己的參戰經歷,也因此在1822年被選為皇家學會院士(Fellowship of the Royal Society)。

拿破崙垮台後,歐洲的局勢緩和,原本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封鎖結束,英人可以自由前往歐洲旅遊。羅伯特・貝提也趁著這段和平時期,多次踏上歐洲大陸,以他業餘的藝術家身份,留下許多的歐洲風光圖像。【德國景觀】便是這一系列旅行的作品之一,紀錄了他在德國東南與奧地利的行腳。書中除了插圖書名頁外,共有61張鋼版插圖,分別以英文與法文解說圖像中的景緻。【德國景觀】不僅是羅伯特・貝提旅行圖像的早期作品之一,其中使用到的鋼版技法,也是這種技法運用在書籍插圖中的早期結晶。同時,羅伯特・貝提也藉著自己的遊記,掀起了一波新的遊記書籍的出版高峰,直到十九世紀中,歐洲各地都有類似的書籍出版,也都配上精緻的不同版畫插圖。

【德國景觀】一書插圖書名頁
【德國景觀】一書鋼版插圖細節

羅伯特・貝提同系列的旅行插圖書籍,還包括1822年的【法國景觀】(French Scenery)、1823年的【威爾斯景觀】(Welsh Scenery)、1826年的【萊茵河、比利時與荷蘭景觀】(Scenery of the Rhine, Belgium, and Holland )、1828年的【漢諾威、薩克森與丹麥景觀】(Hanoverian, Saxon, and Danish Scenery)以及1832年的【歐洲重要城市風光選】(Select Views of the principal Cities of Europe)。他藉著這些遊歷機會,畫下各地風光,也定期在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展出作品。

【德國景觀】一書中的插圖:維也納的麗泉宮一景

另外,值得一提的,他在【德國景觀】的題獻頁,特地對他岳父約翰・貝羅(John Barrow, 1764 -1848)表示感謝。貝羅當時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秘書長,1821年,貝提娶了他的女兒。這位貝羅曾是英國探險家喬治·斯當東(Sir George Leonard Staunton, 1737-1801)兒子的數學老師,因此在1793年,斯當東成為英國訪華使團副使(正使為喬治·馬戛爾尼)時,推薦貝羅擔任馬戛爾尼的財務總管。斯當東當時訪華的見聞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d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便有許多貝羅整理出來關於中國的珍貴文獻紀錄。該書以西方人的視角看乾隆盛世,已成為研究清朝中期歷史的重要史料。

【德國景觀】的題獻頁
約翰・貝羅(John Barrow)肖像

從藏書的角度來看,我們這個版本的【德國景觀】以其特殊的羊皮紙裝幀而獨特,再配上的喬治三世(George III, 1738-1820)後期的新古典燙金花飾,成為稀有之物。這種深受古希臘羅馬影響,線條莊重而不沉重,細緻而不花俏的風格,讓全書顯得雍容華貴,以紅色摩洛哥山羊皮點綴的書名,成為象牙白的羊皮紙裝幀中,宛如紅寶石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