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多雷插圖版第一版出版社設計之書封

作者: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

名稱:【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L’INGÉNIEUX HIDALGO DON QUICHOTTE DE LA MANCHE) 二冊。

署名Paris, Librairie De L. Hachette Et Cie。

技法:活字印刷與硬木木刻。內含120張全頁與內文257幅小幅硬木木刻插圖,由古斯塔夫·多雷 (Gustave Doré, 1832-1883)繪製圖稿,皮桑(Héliodore-Joseph Pisan, 1822-1890)刻製。出版社紅色細棉布裝幀,前書封有燙金裝飾花體書名,全書外部包覆紅色細棉布保護書套。裝幀有磨損褪色。

年代:1863年第一版。

尺寸:對開本 (31.5 x 43 cm)。(BO 077)

作品介紹:

【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便是現在大家俗稱的【唐吉訶德】,那是法文譯本的名稱:L’INGÉNIEUX HIDALGO DON QUICHOTTE DE LA MANCHE,和西班牙原文幾乎是一樣的: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西班牙文第一版1605年出版第一部分,1615年第二部分:【來自曼查的奇情騎士吉訶德大人】( El ingenioso caballer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 出版。但法文版之後也只採用西班牙文第一部分的書名,涵蓋西班牙文兩部分的故事。

【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第一冊燙金裝飾花體書名
【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第二冊燙金裝飾花體書名

今天,此書已被視為西班牙的世界文學代表作品,作者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1616)也因這部作品成為世界文豪。作者與【唐吉訶德】的相關評論研究已單獨成為一種學問,想要深入的朋友,自然可以找到許多的專著與一般論述,我們只簡單提一下,可以對這套配有法國十九世紀著名插畫家古斯塔夫·多雷 (Gustave Doré, 1832-1883)插圖的版本,有進一步的認識。

據傳這是西班牙畫家胡安·德·約萊吉(Juan de Jáuregui, 1583-1641)所繪製的塞萬提斯肖像, 然而,今天的學者並不採信,甚至那時相關的畫作,不管是油畫或版畫所稱的塞萬提斯肖像,都沒有可信的根據。

塞萬提斯幾乎是在他人生後半的歲月,寫下這部作品,他的前半生一直動盪不安,22歲,因決鬥傷了人,逃到義大利,23歲便入伍當兵,隔年,捲入以西班牙和威尼斯為主的神聖同盟和鄂圖曼帝國之間的勒潘托海戰(Batalla de Lepanto),導致左手掌殘廢。1575年9月,他從義大利坐船回西班牙途中,被土耳其船隊俘虜,送往阿爾及利亞,在那被囚長達五年。1581年,回到西班牙後,為了償還家中因為贖金所欠的債務,又在葡萄牙與西班牙各地工作,也是在這段期間,他走上了自己的創作之路,終於在1605年完成了讓他成為今天世界文豪地位的【唐吉訶德】第一部分。

【唐吉訶德】1605年第一版

【唐吉訶德】被視為是一個時代的產物。1492年,西班牙半島上原本的伊斯蘭王朝終於瓦解,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也被驅逐,至此,西班牙完成了統一,也逐漸成為歐洲的霸權,造就了西班牙的「黃金世紀」。這一時期,西班牙的文學跟著繁榮發展,各大流派爭奇鬥豔,曾經風靡一時的騎士文學,依然層出不窮。曾對打破中世紀禁慾主義束縛、解放人性的騎士文學,因著封建經濟的解體與軍事武器的變化,顯得不合時宜,甚至出現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強盜騎士,騎士文學愈發庸俗。塞萬提斯的時期,西班牙充斥著許多粗製濫造、荒謬愚昧的騎士小說,為此,塞萬提斯決定創作【唐吉訶德】,摧毀原有的騎士文學。他以吉訶德這位荒謬的騎士主角,重新審視騎士制度與騎士精神在當代的古板守舊,襯托那時西班牙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激發出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書中主角吉訶德雖然堅持信念、憎恨壓迫,卻沉溺於幻想、脫離現實,雖然動機善良,但行爲盲目有害,可說是個集矛盾於一身、可喜又可悲的人物。

多雷筆下可喜又可悲的吉訶德

【唐吉訶德】的強烈戲劇效果,成為法國1826年成立的出版社 Librairie Hachette et Cie(今天法國最大的出版集團)精心打造,和當時插畫大師古斯塔夫·多雷合作的系列世界名著最佳選項之一。除了【唐吉訶德】外,這項計畫還包括了1861年但丁的【神曲】,1866年的【聖經】,1867年拉封丹的【寓言故事】,1879年阿里奧斯托(Ludovico Ariosto, 1474-1533)的【瘋狂奧蘭多】,還有多部如莎士比亞劇作、米爾頓【失樂園】、拉伯雷【巨人傳】等作品。在這些繪製工作中,多雷如脫韁野馬似的幻想力找到了合適的舞台。

古斯塔夫·多雷 (Gustave Doré, 1832-1883)可謂早慧的藝術家,在其甜美的早期石版作品中,再現了當代巴黎社會的風俗面貌,畫面充滿優雅的動態,造型豐富生動,並未顯出新手青澀吃力的樣子。這位藝術家具有充沛的想像力與移情能力,讓他能在書籍插圖的藝術領域中別開一格。文學家及詩人運用文字,經營出來朦朧不明的意像世界,卻在他手中轉換成栩栩如生、明朗可見的圖像。他在幻想式的人物造型、騷動的大型場面及許多細微小節上,呈現取之不竭的創作靈感,與其他當代的插圖畫家相比,多雷確實高明過人。

多雷筆下吉訶德的僕人桑丘,可以見到畫面左下角多雷的版上簽名與右下角木刻師皮桑(Héliodore-Joseph Pisan)的版上簽名。
硬木木刻的細膩線條。

多雷一生創作的插圖超過萬張之譜,和他合作過的刻版藝匠亦不下一百三十人,他們多半也在版上留下簽名。為了節省時間,朵黑經常直接在木版上繪圖。1862年後,則將其圖稿以照相方式轉印到木版上,再由刻製師雕版。在他成名後,他不再滿足於製作小幅的插圖,而將精力轉入繪製大幅的插圖,尺幅多在八開以上,並成為後來書籍插圖製作的新典範。

多雷【唐吉訶德】最後一張插圖局部:吉訶德之死

1860年代,多雷和衷情西班亞的作家戴維利爾(Jean Charles Davillier, 1823-1883)一起遊歷了西班牙多次。1862年起,兩人的旅行經歷連載發表在 「世界之旅」(Le Tour du Monde)與「新旅行日記」(Nouveau journal des voyages)兩份雜誌中,直到1873年結束。這趟西班牙之旅的文字與插圖,最後集結成【西班牙】(L’Espagne)一書,但多雷在旅行中留下的眾多素描手稿,同樣也被轉化成為【唐吉訶德】兩冊作品中的眾多插圖,在多雷筆下,主角吉訶德的各種姿態與他忠實僕人桑丘的奇妙造型,仍然感動著後來許多的讀者與藝術家。多雷的機智幽默及造型設計,直可說和【唐吉訶德】一書結合到渾然一體。多雷可說是法國浪漫主義的最後一位大師,以其旺盛的精力,促使硬木木刻藝術的發展達到高峰。但他在其插圖中,反而以奇異的藝術造型對浪漫主義的精神加以嘲弄,見證著這個藝術風格的最後生命。

【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多雷插圖版兩冊
【來自曼查的奇情紳士吉訶德大人】多雷插圖版兩冊包覆紅色細棉布保護書套後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