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Fossati, G./ Haghe, Louis (1806-1885)
名稱:君士坦丁堡一景(Constantinople)。
署名:P & D Colnaghi。
技法:套色石版,手繪上彩(tinted litho. with retouch)。
年代:1852。
尺寸:28,5 x 38,5 cm/ 46 x 56 cm。
價格:NT 35,000.-
作者:Fossati, G./ Haghe, Louis (1806-1885)
名稱:聖索菲亞大教堂與洗禮泉(Hagia Sophia with Fountain)。
署名:P & D Colnaghi。
技法:套色石版,手繪上彩(tinted litho. with retouch)。
年代:1852。
尺寸:28,5 x 38,5 cm/ 46 x 56 cm。
價格:NT 55,000.
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原為東羅馬帝國與拜占廷帝國的主教堂及東正教的宗教中心,1453年奧圖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後,這座教堂被改成回教清真寺,直到1932年轉型成為博物館為止。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即在此開始興建教堂,西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這座剛被暴民摧毀不久的教堂原址上,建起今日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前後只花了五年時間。教堂圓拱頂直徑31公尺,高45公尺,是世界第二大的圓拱型屋頂,僅次於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後來亦成為奧圖曼帝國境內清真寺的建築典範,例如,其對面的藍色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l,Blue Mosque)便是依其樣式而建。

這座知名的建築自然成為各類書籍記載的一個重點,也因其獨特之處,在十九世紀牽起了出版界的一樁美事。1847年,鄂圖曼帝國第三十一任蘇丹阿卜杜勒-馬基德一世(Abdülmecid I, 1823 – 1861)委任當時活躍於伊斯坦堡建築界的義大利建築師兄弟卡斯帕與喬賽博・佛薩帝(Gaspare Fossati, 1809 -1883/ Giuseppe Fossati, 1822 – 1891)修復聖索菲亞大教堂,並組織了八百名工人協助。這對兄弟強化了大教堂的圓頂與拱頂,加固圓柱,恢復建築內外的裝飾,同時讓教堂上層原本被覆蓋住的部分鑲嵌壁畫重見天日,恢復光華。1849年,聖索菲亞重新開放。

這段珍貴的修復紀錄,也以書的形式保留下來。1852年,【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Aya Sofia Constantinople)圖冊問世。佛薩帝合作的出版對象,正是當時英國知名的版畫藝師路易士.黑格(Louis Haghe, 1806 – 1885),他為此書製作了25張大全開尺寸(55 x 37 cm)的套色石版手繪上彩的圖稿。路易士.黑格在比利時出生,年輕時學習水彩,後接觸到新興的石版技法,轉赴英國謀職,1823年在那定居。1830年代,他與威廉・戴(William Day, 1797 – 1845)共組公司,很快成為知名的石版印刷工坊,題材包羅萬象,從狩獵場景、建築到民俗風情,同時開發出新的彩色石版與套色石版技法。1838年,他們被任命成為王后的石版師傅。黑格在石版製作上最為人稱道的成就,當數他為長於近東地區景觀的蘇格蘭畫家大衛‧羅伯斯(David Roberts, 1796 – 1864)所製作的大型圖冊聖地與埃及地區》(The Holy Land, Syria, Idumea, Arabia, Egypt and Nubia),一共六冊,插圖達247張,費時八年(1842-1849)。

【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可說是路易士.黑格最後的石版傑作,之後,他便離開自己成立的公司,專注於水彩創作,並以描繪北歐地區的建築景觀獨樹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