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工業革命後,許多田園景致迅速消失,工業化的惡果遭到許多有識人士強烈抨擊,藝術創作中亦不乏相關的思維脈絡。浪漫主義順勢成為當時社會的精神食糧,在繪畫藝術中,大自然一躍成為新的主軸。藝術家往往以其熟悉與擅長的區域進行創作,因而至今仍然可以見到十九世紀之前歐洲各地未被工業化改變的風光。

哈墨(Christian Gottlob Hammer, 1779 –1864)為德國德雷斯敦(Dresden)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與版畫家,出身德雷斯敦學院,後亦成為該學院榮譽教授。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1749 – 1832)稱哈墨為「傑出的風景畫家」,曾收藏過他的作品。1810年歌德造訪德雷斯敦,曾多次進出哈墨的畫室。

德國薩克森州百合石一景(Lilienstein),銅版腐蝕法,手繪上彩(coloured etching),1810。

德國薩克森州百合石一景(Lilienstein),銅版腐蝕法,手繪上彩(coloured etching),1810。

遠眺德雷斯敦(Nördlicher Blick auf Dresden),銅版腐蝕法,手繪上彩(coloured etching),1805。

遠眺德雷斯敦(Nördlicher Blick auf Dresden),銅版腐蝕法,手繪上彩(coloured etching),1805。

哈墨的版畫作品生動迷人,亦以其他著名畫家的作品製作版畫。版畫作品多為風景畫。這張銅版作品,正是他所擅長的地區與技法,以古典筆觸白描勾勒出位於德國薩克森州奧圖瓦德的, 風光,並由當時的繪彩師傅仔細上色,並在色彩暈染中,構成這幅光影動人,綠意盎然的版畫佳作。

791-51

作者:Christian Gottlob Hammer

名稱:德國薩克森州奧圖瓦德的石門風光(Vue de la port de rocher dans la vallée de Ottowalde en Suisse Saxonne)。

署名:作品名稱花體手寫。

技法銅版腐蝕法,手繪上彩(coloured etching)。

年代:1820

尺寸:38,8 x 51,5 cm。( K-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