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請私訊。

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卡爾‧侯佛(Karl Hofer, 1878 – 1955)的早期作品體現出一種憂民精神,後來受到立體主義影響,發展出自己結合憂鬱美學的繪畫風格。1900年,侯佛開始旅居巴黎、羅馬、瑞士等地,創作風格深受當代前衛藝術家影響,吸收融合後,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

桌前的女子,油彩畫布。

桌前的女子,油彩畫布。

在藝術創作上,侯佛一向充滿生氣與活力,且自我要求極為嚴苛,甚至曾毫不留情毀壞一些自己的早期創作,只因認為其藝術價值不足。1921年,侯佛結束旅居生活,自巴黎返回德國,任教於柏林美術學校,過著教學與創作的藝術生活。侯佛逾半百之齡,舉辦回顧展,與1930年成立的柏林分離派(Berliner Sezession)一同在德國著名的猶太裔藝術經紀人阿弗雷得‧弗列希罕(Alfred Flechtheim)的藝廊展出,由於作品的表現張力超出納粹的容忍底線,遂被納粹歸類為頹廢藝術,受到各種打壓,1933年起,甚至一度被迫中斷學校教職。

瑞士山城蒙塔格諾拉(Montagnola),油彩畫布。

瑞士山城蒙塔格諾拉(Montagnola),油彩畫布。

1937年,侯佛的作品亦被德國各個美術館撤下,同年7月,納粹在慕尼黑舉辦「墮落藝術特展」(Entartete Kunst),侯佛的作品赫然在列。這個展覽正式標示納粹與表現主義的決裂,徹底剝奪了藝術創作的自由。即便創作受打壓,但侯佛仍以精湛完美的藝術表現為最佳後盾,絲毫不影響他在藝術界的超然地位,許多藝術商人皆願力挺侯佛,給予支持。在他六十大壽之際,德國知名畫廊尼倫多弗(Galerie Nierendorf)更為侯佛舉辦展覽慶祝。此外,侯佛也曾擔任布勞恩斯魏克造型藝術學院校長(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Braunschweig),並在柏林度過餘生。

靜物,油彩畫布,1933年,私人收藏。

靜物,油彩畫布,1933年,私人收藏。

侯佛的許多畫作亦被德國著名收藏家伯恩哈德·史普格爾博士(Bernhard Sprengel)收藏。史格爾博士夫婦便是在納粹打壓表現主義畫家所舉辦的「墮落藝術特展」上,對侯佛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進而開始收藏其作品。後來,還在家鄉漢諾威成立收藏館,今日館藏的規模早已擴大,更名為漢諾威史普格爾博物馆(Sprengel Museum),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除了陳列大量藏品外,其藝術論壇也在國際上相當活躍,每年舉辦約25場特展。

侯佛的人物造型顯得瘦削修長,臉部的輪廓簡約有力,帶著苦楚及憂鬱的神情。這幅名為《強盜》的彩色石版是他少見的作品,保有他早期的新藝術風格,色彩飽和強烈,讓人印象深刻。

《強盜》

《強盜》

作者:Karl Hofer (1878 – 1955)

名稱:強盜(Räuber)。

署名:畫面右下角Karl Hofer的圖案印記落款。

技法:彩色石版(colour lithography)。

年代:約1910。

尺寸:39,5 x 42,5/ 46,5 x 52,5 cm。(K-006)

© 家+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