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卡尼葉(Edouard Garnier)為十九世紀法國的陶藝家,鑽研陶瓷,曾撰述過幾本重要的陶瓷著作,最知名的當屬1880年出版的《陶瓷辭典》(Dictionnaire de la Ceramique),而這本《賽佛爾瓷器》(The Soft Porcelain of Sevres, London: John C. Nimmo, 1892)則是至今欣賞賽佛爾瓷器,最令人愛不釋手的典藏作品,內有五十張彩色石版插圖。卡尼葉不僅是法國裝飾藝術美術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的成員,後來也成為賽佛爾國家陶瓷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Céramique-Sèvres)的館長。這座十九世紀初成立的博物館,旨在展示世界各地的陶瓷器物,原先附屬賽佛爾瓷窯廠,1927年後獨立運作,現有藏品達五萬多件,其中賽佛爾瓷器便占館藏約十分之一。 

 

歐人認識中國瓷器後,深為中國瓷器的光澤所迷,幾個世紀中,不斷嘗試製作出瓷器器物。中國宋代便已有瓷器,但以歐洲標準來看的瓷器,要至元明,才算出現。馬可波羅在十三世紀,便提到了瓷器,但歐洲迷上中國瓷器,要到十六世紀航海大發現後;十七世紀時,中國瓷器外銷歐洲,可說如火如荼。這種現象,不僅在歐洲各國掀起中國風,也促使歐人士致力研發瓷器製作,那時出現許多上了鉛釉的陶製器皿,雖可亂真,但仍非瓷器。到了1708年,德人波特格(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 1682-1719)才找出高嶺土瓷土成分,燒製出真正的瓷器。1710年,歐洲第一座瓷窯廠麥森(Meissen)在薩克森公爵暨波蘭國王奧古斯都(August der Stark, 1670-1733)的贊助下成立,隨後,各國王室亦出資成立不同的窯廠。十八世紀,可謂歐洲瓷器百花齊放的年代,精品不斷問世,各類器皿與瑰麗的瓷器造型,推陳出新,豐富了歐人的生活。

法國賽佛爾瓷器便是這種風潮下的產物。1740年,在法王路易十五與龐巴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夫人的贊助下,在巴黎附近的凡森(Vicennes),設立了凡森窯廠(Vincennes manufactory)。麥森雖然找出了高嶺土的成分,但基於商業考量,視為窯廠的機密,並未外流。1712年,曾在中國景德鎮居住過七年的耶穌會教士殷弘緒(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1664-1741),寫信回法國耶穌會總部,詳細介紹了中國瓷器的成分和製作方法,耶穌會在1735年出版,後遂逐步流傳歐洲各地。麥森窯廠據地利之便,能以高嶺土製作瓷器,但法國凡森窯廠,卻苦無高嶺土來源,最後發展出不同於硬瓷的軟瓷(Soft Porcelain)製作方式。十八世紀末,法國才在利摩日(Limoges)附近找到高嶺土。

1756年,凡森窯廠遷往位於龐巴度夫人美景宮(Bellevue Palace)附近的賽佛爾(Sèvres),製作出各式各樣精美瓷器,受到貴族王室喜愛收藏,如英國王室、法王路易十六妻子瑪麗‧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今天,則是博物館與瓷器愛好者的心儀目標。不過,不同於中國與麥森窯廠的硬瓷,賽佛爾窯廠發展出獨樹一格的軟瓷配方。所謂軟瓷,原是歐洲各地模仿中國瓷器之際,發展出的配方,大致以陶土與玻璃粉為主,還包括了長石與石灰等成分,由於不像高嶺土的硬瓷,在高溫下,軟瓷無法成形,加上含水量少,亦難以模塑,燒製失敗比率甚高。然而,亦因軟瓷低溫燒製的特色,可以容納更多的色彩表現,同時燒製成本較低,仍廣受歐洲各地窯廠採納,並進而研發出不同的配方。法國賽佛爾窯廠在十八世紀中,便開發出更加白晰與完美的成分,奠下該窯廠在十八世紀後半葉在歐洲瓷器製造上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十八世紀中的英國,則開發新的軟瓷成分,以動物骨粉置換玻璃粉,燒製出獨樹一格的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