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下午茶,ㄧ般人所想到的,盡是女孩子們相約在氣氛輕鬆的咖啡館、餐廳,享用甜滋滋的點心與飲品;這可說是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影響下的美麗風景。

英國伯明罕的下午茶時光

英國伯明罕的下午茶時光

要探索下午茶的歷史,首先要澄清一點,我們的飲食習慣,並不一直都是每日三餐,在不同的時代,對於正餐有幾餐、幾點用餐等,都有不同的標準,有時一天只用一次正餐,但不時加入一些小點心。在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當時人們的正餐是二餐—早餐與晚餐。晚餐的用餐時間大約是晚上八點,這種豪華盛宴不單只為填飽肚子,還包含品酒點心、社交聯誼,因此飯局長達四小時,是相當常見的。

安娜‧瑪莉亞在藍屋與友人共享下午茶點

安娜‧瑪莉亞在藍屋與友人共享下午茶點

然而,在早餐與晚餐之間的漫長時刻,人們往往需要「小食」一番,藉以振奮精神。英國貴族貝德福德(Bedford)公爵夫人安娜‧瑪莉亞(Anna Maria Russell, 1783-1857)正是發揚光大這種中間餐點,讓「下午茶」一詞進入堂皇大殿的創始者。1841年,在度假之地—原為沃本莊園(Woburn Abbey)的公爵宅邸的午後時光,安娜感覺自己的身體不斷下沉,導致不適,因此請僕人準備了一些三明治與茶飲,在自己的房間飲用。此後,這成了安娜個人的午茶習慣,不但自己享用,同時邀請朋友一同在藍屋共度下午時光—過去在五點鐘左右飲用,七點前結束。在她返回倫敦,便把這個嗜好帶進倫敦社交圈,從此蔚為風尚。

倫敦飯店內提供的英式傳統三層下午茶

倫敦飯店內提供的英式傳統三層下午茶

細看傳統的英式下午茶,幾可等同正餐的份量,層層堆疊,由鹹食三明治開始,中間是英國的國民點心—司康,最後再佐以各式小點心,作為甜蜜的結束。實際上,今日的英國人並沒有時間一一享用這豐盛的下午茶,為了在下午時分填飽肚子與輕鬆社交,英式下午茶有幾種不同的類別:傳統樣樣都有的full tea;還有cream tea,內容包括茶、司康、果醬、奶油;至於light tea,則包含司康與甜點。

cream tea 內容包括茶、司康、果醬、奶油

cream tea 內容包括茶、司康、果醬、奶油

在世界各國都有下午時分,小嚐點心,振奮精神的習慣,只是不如英國由貴族發起的下午茶這樣海派,一般在民間習慣稱呼為「點心」。「點心時間」也就是簡單的甜點,加一杯咖啡、茶,或是香檳。這些小點心各具民族文化特色,就像台灣人,傳統下午點心是蔥油餅、雞蛋糕,時至今日,這些傳統風味反倒比外來的下午茶點心更難尋覓,心中不僅感嘆,興起一股飲食復興的念頭,希望有更多咖啡館、餐廳提供台式小點心。

法國史特拉斯堡的下午時光:一個鹹派一杯咖啡

法國史特拉斯堡的下午時光:一個鹹派一杯咖啡

雖說傳統full tea英式下午茶太過複雜,但以美學觀點來看,還真是賞心悅目,讓人身心靈放鬆,三層食物盤與彩繪的茶器,簡直是種視覺饗宴,置身在精緻的品茶環境中,悠然享用食物,讓味覺、視覺都進入美不勝收的境界,加上友人間的八卦新聞,姑且算是聽覺上的放鬆吧!在你享用下午茶的時候,或者來聽聽屬於“一杯茶”的音樂 ~

圖片出處:Barbara de Medici & woburnabbey

延伸閱讀:到下午茶發源地享用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