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雙天使之手,是在德國波昂的一座墓園中發現的,來自一座墓上的天使雕像。那時,是在秋日的正午,天使之手正沐浴在光線中,為了正確曝光,理出手部的細節,於是縮小光圈,也因此濾去了後面的背景。

波昂墓園中的天使雕像。

波昂墓園中的天使雕像。

天使乃是上帝的使者,是上帝的造物。今日天使的觀念,便是源自古代的猶太宗教,在《舊約》中,天使不斷出現,有的看來具有人形,而且職司各自不同。到了《新約》時代,使徒保羅在雅典宣講福音,來到當時雅典西北亞略巴古講道,當地的一名官員丟尼修因而信主(使徒行傳17: 34),據稱他後來成為第一任的雅典主教,而一本約西元五世紀名為《天上位階論》(De Coelesti Hierarchia)的天使學書籍,便偽稱為這位丟尼修所作。自此,天使有了清楚的系統分類,可以查詢不同天使的身份與等級,西方教會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天使學。

在天國,天使服侍上帝,傳達上帝的話語,執行上帝的吩咐命令。像是上帝以硫磺和天火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前兩位救出羅得的天使(創世紀 19),或是舊約先知但以理在異象中見到天使對他說明記錄在真確書中未來的事(但以理書 10, 11),便能說明天使的職責。到了耶穌基督在世之際,天使亦不時保護服侍基督。「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着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裏,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馬太福音 2: 13)而基督在魔鬼試探他後,天使便過來服侍他(馬太福音 4: 11),到了基督復活後,天使也現身宣告基督的復活。

在地上,天使也不時出現保護上帝的兒女。「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詩篇 34: 7)到了新約使徒時代,彼得被囚,便是天使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使徒行傳 5: 19)。在末日以前,天使的等級高過人類(希伯來書 2: 7),能力智慧亦勝過人類,但到了末日,得救的人會被提升,身份高過天使。所以這些「服役的靈」(希伯來書 1: 14)不時出現幫助信徒,西方也因此出現「保護天使」的概念。如果仔細閱讀聖經,便可發現「保護天使」存在的證據。彼得被救離監獄後,敲約翰家門,使女通報後,眾人並不相信會是彼得,而說:「必是他的天使!」(使徒行傳 12: 15)耶穌自己也親口說道:「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馬太福音 18: 10)天使不僅保護信徒,也指引、安慰、解難,最後帶領信徒回歸天家,例如乞丐拉撒路死後,便「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路加福音 16:22)。天使和上帝兒女的這種種關係,因而自然可在西方墓園中見到許多天使的雕像,既是一種引領信徒回到天國的象徵,亦感念在世之際,天使對信徒的呵護。

在早期基督教藝術中,天使的形象沒有翅膀,要到四世紀,有翅膀的天使才出現。在《聖經》中,可以看出天使數目眾多,而且型態亦有差異。經常出現的天使,應該具有人的形象,像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前的兩位天使,先前和上帝耶和華一同接受亞伯拉罕的款待,便是以人的形象出現(創世紀 18);而但以理在異象中見到的天使,則是穿著細麻衣,腰束烏法精金帶的人,只是他的身體看來十分明亮(但以理 10: 5-6)。這些天使,似乎沒有翅膀。不過,在《聖經》以西結書中,主的使者「有人的形像。各有四個臉面、四個翅膀。」(以西結書 1: 5-6)這個名為基路伯(Cherubim)的天使,樣子便大不相同,而且可以讓上帝乘坐(詩篇 18:10),同時也成為以色列人聖殿的裝飾,並遮掩護守耶和華的約櫃,甚至全身,連背帶手和翅膀,都佈滿了眼睛(以西結書 10:12)。

天使基路伯,西西里島西法路大教堂(Cathedral of Cefalu)鑲嵌壁畫,約1200年。

天使基路伯,西西里島西法路大教堂(Cathedral of Cefalu)鑲嵌壁畫,約1200年。

舊約先知以賽亞(以賽亞 6: 2)則見過另一種有六個翅膀的天使撒拉弗(Seraphim),這也是這個天使在聖經中唯一被指名道姓的地方,但在《啟示錄》4章8節中,提及了四活物:「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從翅膀的數目來看,可能為撒拉弗,但因佈滿眼睛,倒是具有基路伯的樣式。這個在語源上具有發散熱力的撒拉弗,又被譯為熾天使。到了西方中古時期,熾天使化身成為上帝慈愛的象徵,以這愛欣喜地燃燒自己,沒有固定的形體,面龐為紅色,軀體則是火焰。

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聖方濟聖傷圖(Stigmatization of St Francis),阿西西大教堂(Basilique Assise)壁畫。圖中轉移聖傷的天使便是撒拉弗,喬托以聖經的語言勾勒這位天使:「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以賽亞書 6:2)

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聖方濟聖傷圖(Stigmatization of St Francis),阿西西大教堂(Basilique Assise)壁畫。圖中轉移聖傷的天使便是撒拉弗,喬托以聖經的語言勾勒這位天使:「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以賽亞書 6:2)

有翅膀的天使,有明顯的飛行動作,而那些看來沒有翅膀的天使,則是來無影去無蹤。例如,向瑪利亞報喜的天使加百列(Gabriel),便是直接進入馬利亞家中(路加福音 1: 28)。先前,加百列也向祭司撒迦利亞通報他妻子將生下施洗者約翰的佳音,當時,撒迦利亞單獨在主殿燒香,主的使者向他顯現,令撒迦利亞驚慌害怕(路加福音 1: 10-12)。士師基甸則見到神的使者以杖在石頭中點火,燒盡了祭祀用的肉與無酵餅,然後跟著消失(士師記 6: 21)。不過,這些未被提及形態的天使,並不一定沒有翅膀。至少加百列第一次出現時,是迅速飛來傳訊息的(但以理書 9:20-24),也因為這個報訊的特質,他被選為向瑪麗亞報喜的天使。根據天主教的傳統,加百列是天使長之一,為最高階的熾天使等級。因此,一般基督教圖像學中的加百列是帶有翅膀的,但也有藝術家捨棄翅膀的表現方式。

弗拉•安傑利科(Fra Angelico, 1387-1455),報喜圖,約1437-1446年,佛羅倫斯聖馬可修院(Couvent San Marco)壁畫。

弗拉•安傑利科(Fra Angelico, 1387-1455),報喜圖,約1437-1446年,佛羅倫斯聖馬可修院(Couvent San Marco)壁畫。

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etti, 1828-1882),報喜圖,油彩畫布,1850,倫敦泰德美術館(Tate Britain)。前拉菲爾畫派畫家羅塞蒂象徵聖潔的白色鋪陳畫面,天使加百列與瑪麗亞都穿著款式相同的袍子,他略去基督教圖像學表現天使加百列身份的鮮豔翅膀,營造冷肅,甚至略顯蒼白的空間,瑪麗亞面對那象徵純潔的百合,彷彿顯得畏縮,不敢接取。

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etti, 1828-1882),報喜圖,油彩畫布,1850,倫敦泰德美術館(Tate Britain)。前拉菲爾畫派畫家羅塞蒂象徵聖潔的白色鋪陳畫面,天使加百列與瑪麗亞都穿著款式相同的袍子,他略去基督教圖像學表現天使加百列身份的鮮豔翅膀,營造冷肅,甚至略顯蒼白的空間,瑪麗亞面對那象徵純潔的百合,彷彿顯得畏縮,不敢接取。

在後來的基督教藝術中,天使多半以人的形象出現,具有翅膀,最後成了天使圖像的典範。至於天使的穿著,除了作戰的天使穿著盔甲之外,天使一概都身穿長袍,在藝術家的筆下,袍子的精緻貴重程度各有不同。天使一般沒有明顯的性別,在基督教藝術中,天使多半被描繪成男性,但其臉龐往往帶有女性柔美的特質,這也可能說明和上帝一起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的兩位天使,在同性戀風盛行的所多瑪城中,會被當地住民看上的可能原因。不過,向瑪麗亞報喜的天使加百列則常被描繪成女性,到了文藝復興之後的低階天使,則多以小女生的形象出現。這尊墓園天使,也是一位女性天使。

72824_489770981065815_375957727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