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時期風格(Style transition, 1750-1774)指的是從路易十五(Louis XV, 1723-1774)至路易十六(Louis XVI, 1774-1785)交替之間所呈現的風格。
受到1738年和1748年義大利被火山湮滅的赫庫蘭尼姆(Herculanum)與龐貝(Pompéi)兩座古城遺跡陸續出土的影響,過渡時期的家具可說是希臘風格下的產物。加上啟蒙時代(1715-1789)的文化背景,當時的人們厭倦了裝飾華麗的洛可可風格,嚮往回到較為簡單純粹的美學態度,重新採納古羅馬建築法則,並模仿當時出土古文物上的圖飾花樣。
過渡風格的家具講究比例與平衡,結構較為明確,線條被拉直,邊側則保留先前的曲線。受到古代文物的靈感啟發,再次使用黑檀木(ébène)與青銅,另外,也融入了義大利、中國和鄂圖曼帝國的風格元素,發展出帶有異國風情的優雅品味。
當時流行的家具有衣櫃(commode)、壁櫥(amoire)和活動寫字檯(secrétaire à abattant),還有像是過渡風格書桌(bureau style transition)、驢背型書桌(bureau dos d’âne)、圓弧形活動面蓋寫字檯(bureau à cylindre)、女用寫字檯(bonheur du Jour)等新式家具。
其中有趣的是,過渡風格的衣櫃(commode)形式又被暱稱作《跳躍者》(sauteuse),由於衣櫃的四腳依然保留路易十五式的曲線,往上連接至上面四方的櫃身,有如預備跳躍之姿勢。
過渡風格以和路易十三時期(Louis XIII, 1610-1661)相近的概念創造出了另一種展新的家具形式,其中黑檀木(ébène)與青銅的使用令人聯想起木器名匠布勒(André-Charles Boulle, 1642-1732)的作品。
過渡風格的衣櫃(commode)

過渡風格書桌(bureau style transition)

驢背型書桌(bureaux dos d’âne)

驢背型書桌(bureaux dos d’âne)

圓弧形活動面蓋寫字檯(Bureau à cylindre)

女用寫字檯(bonheur du Jour)
重要裝飾元素
◆青銅─以青銅打造人像、月桂冠、捲草紋條飾(rinceau)、溝槽(cannelure)、戰利品象徵、鳥獸面部等裝飾線條,從上而下分布在木製家具上,有時並會以獸爪造型強化底部。
◆鑲嵌─承接前人技術並改良提升,我們在相同的花卉圖騰上看見自然主義的實踐,並運用幾何圖案裝飾(frisage géométrique)。
◆橡木─作為骨架。
◆中國漆─尚無此技術,必須由中國進口屏風等家具作為室內裝潢的搭配,或是將家具骨架輸至中國,完漆後運回法國。
除此之外,多方嘗試各是媒材的融合,像是鋼板(tôle d’acier)、青銅板和賽佛爾瓷器(porcelaine de Sèvres),並開始使用外國木材(桃花心木)做為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