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洋版畫歷史中,版畫的確是種複製工具,這指的並不是版畫可以不斷壓印畫面的複數性格,而是直接運用版畫複製其他的藝術作品。我們在這以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的《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為例。據信,林布蘭特在1630年繪製了現收藏在英國倫敦華勒斯美術館(Wallace Collection)的油畫作品《好心的撒瑪利亞人》,描繪聖經路加福音10章25-37節的故事。畫面中,這位好心的撒瑪利亞人救起了被強盜襲擊的客旅,把他帶到客棧中安置。1633年,林布蘭特以他這張油畫作品為摩本,創作了另外一張銅版蝕刻作品《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由於版畫印製的特色,畫面正好左右顛倒過來。有趣的是,林布蘭特在這張版畫作品中額外加上了一隻正在拉屎的狗和馬匹飲水的水槽,為這則流露人類憐憫的聖經故事添上了一種趣味。這種趣味應該來自林布蘭特對生活細節的細膩觀察,在他其他關於聖經故事的作品中,他也以這種平凡的日常筆觸來刻繪,這多少因為荷蘭已屬基督新教地區,和當時天主教地區華麗聖潔的畫風大異其趣。
油畫作品中的溫暖光線,在版畫作品中,由黑色線條構成的色階取代,然而,在版畫作品中,林布蘭特的繪圖筆觸更加清晰可見,甚至我們可以想見他運筆刻製畫面的動態。在這樣的複製中,因為蝕刻版畫的特性與藝術家自己的性格,我們見到的是另外一種美的感動,不同於油畫作品的溫暖飽和質感。油畫與版畫,因為技法表現的差異,雖是呈現同樣的畫面,但卻營造出完全不同的美學意境,難以分別孰高孰低。不過,在價格上,版畫當然因為版畫的複數性格,可以製作出一定數量的相同畫面,而較便宜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