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室內設計大師狄米崔.維立克夫斯基(Dmitry Velikovsky)將他在世界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收進了他位於莫斯科的高級住宅裡,一間建於1911年新古典主義五層樓公寓的最頂層。坪數並不是特別大,約莫62坪,狄米崔在買下之後,根據原先的架構向上加建了一層。

工程並不容易,尤其在寒冷的北國裡將屋頂拆除重建,確實引來不少怨言,所幸最後如期完成。完工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藏物迫不及待地被展示出來,或是被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彷彿一場萬國嘉年華。維立克夫斯基同時不忘支持俄羅斯本土的藝術創作,包括安得烈‧藍斯克伊(André Lanskoy, 1902-1976)、馬可夫尼可夫(Boris Markovnikov, 1958-)和彼沃瓦洛夫(Viktor Pivovarov, 1937)等。

位於下層的客廳,他選擇了灰色作為背景色,刻意地彰顯色彩跳耀的家具與裝飾物件。一張由塞內加爾藝術家巴伊‧夏利‧賽納(Baay Xaaly Sene)所製做的扶手椅,呼應著荷蘭撿回的胡桃木鑲嵌藍色古董沙發,而壁爐上方俄羅斯概念論先驅畫家彼沃瓦洛夫輪廓明確的創作,則對上客廳後方峇里島藝術家法克魯汀(Salim Fakhruddin)的意象畫作,飽和明亮的色彩使用,是他們共通的特徵。不只玩色,也玩風格混搭。一張從法國普羅旺斯市場裡找來的十八世紀東方味十足的武士椅、一張瑞典凱勒摩家具(Källemo)的金屬電鍍扶手椅、一張當代軟沙發和一張法國攝政式紅色扶手椅,四張不同時代風格的椅座,意外和諧地共同圍繞著一張北非風情的八邊形桌。屋內地面一致選用了古典V形斜紋淺色鑲木地板,打破隔間的藩籬,也製造空間延伸的效果。東西方古典元素的混搭,在家中隨處可見,對東南亞文化尤其偏好。狄米崔和許多印尼小島藝術家十分熟絡,時常為他的設計增添光彩。其中一件非常有趣的裝飾置放在主臥房裡,那是從緬甸僧侶座椅拆下來的背板,金碧輝煌的雕刻在床頭上方閃耀,若此時再添入其他裝飾,都成多餘,這也是狄米崔一直以來的設計原則。

在狄米崔過去的經驗裡,很多案主總認為空間愈大、擺設愈滿,愈能顯現他們的品味與魄力,總需要費盡唇舌才能說服這些客戶們拿掉一些和再拿掉一些。於是,今天狄米崔的家成了令人折服的真實範本,你幾乎找不到成對的物件,講究細節,卻不瑣碎,每樣家具都有一段故事,可以依照當時的心情移動擺放的位置,簡單而多變。狄米崔並且透露了另一個小技巧,那就是千萬別一板一眼地照著設計師說的做,了解自己的習慣,放入自己的性格喜好,屋子才會是活的。

【客廳 】Baay Xaaly Sene扶手椅、十八世紀武士椅、胡桃木鑲嵌古董沙發、Eames經典凳子、帝政時期圓桌、Viktor Pivovarov、Picasso銅版畫

【客廳】十六世紀獅子雕塑、Källemo金屬電鍍扶手椅、法國攝政式紅色扶手椅、Salim Fakhruddin

【門廳 】Christian Grisinger扶手椅

【客廳】路易十五抽屜櫃

帝政時期辦公扶手椅、路易十六活動寫字檯

【臥室】 十九世紀緬甸僧侶椅背(床頭裝飾)、人造麂皮牆面、Nikolai Kulebiakin攝影作品、十九世紀Nikolay Dubovskoy風景畫

【客房】督政府時期扶手椅、Igor Makarevich

 (Photo Credit:Dmitry Velikovsky & Architectural Design /Photography by Tim Bedd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