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仍記得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中那間帶有華麗奇幻色調和上演不尋常情節的虛構飯店嗎?現實中,位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白硫泉(White Sulphur Springs, West Virginia)的綠薔薇飯店(The Greenbrier Hotel)幾乎可以與之比擬。曾經是權貴富豪們優先選擇下榻的飯店,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將它買下作為敵軍官員拘留所,稍後又改成軍事醫院。直到1946年戰爭結束,原先的擁有者才又購回此飯店。1959至1962年間又因應美國政府《希臘島計畫》(Project Greek Island),於飯店下方秘密建設一座地下碉堡,直至二十世紀末才被報導出來,今日則被作為儲物空間。

戰後收回的綠薔薇飯店迫切需要修復,於是請來了美國室內設計元老桃樂絲.德瑞普(Dorothy Draper, 1889-1969)為他們重新規劃。桃樂絲當時正值事業巔峰,她的風格被定義為現代巴洛克,華麗大膽的作風影響了許多人,包含知名時尚品牌創辦人安娜蘇(Anna Sui)的居家裝潢,便是受到她的靈感激發。綠薔薇飯店的整建可說是美國旅宿業史上的大工程,桃樂絲先從結構上著手,將無止盡的大廳切割成名人走廊(Celebrity Corridor)、寶石舞廳(Cameo Ballroom)、格棚大廳(Trellis Lobby)、綠廳(Green Lobby,現為Lobby Bar)、主廳(Main Lobby)、時鐘大廳(Clock Lobby),盡頭結束在從前的軍官食堂前(現為主要餐廳)。桃樂絲以她慣有的戲劇性裝飾手法佈置大廳,誇張的色彩與狂妄的花布,再鋪上黑白相間大理石地板,確實有些超過,目光卻又令人難以離開,這便是桃樂絲風格的魅力所在。

1963年,桃樂絲將名下公司交付繼任者卡勒頓.凡尼(Carleton Varney),秉持著桃樂絲的基本設計原則,卡勒頓繼續更新綠薔薇,並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他的作風同樣大膽,甚至更具野心。以餐廳為例,燈飾被換成富麗堂皇的綠水晶,牆壁重新漆上黃色,取代最初的藍,地板鋪上黑底搭上綠色杜鵑枝枒的地毯——杜鵑既紀念桃樂絲,也是西維吉尼亞州的象徵。卡勒頓要讓綠薔薇飯店更加耀眼,而非浮誇,他的裝飾原則是功能、舒適與讓人心情舒暢。

目前,綠薔薇飯店同一時段可以提供一千六百人的住宿服務,樓層有六層,共計614間房,每間房型不盡相同,可以憑各人喜好選擇。不僅如此,已經與綠薔薇飯店合作五十多年的卡勒頓和他的團隊,至今依然持續更新汰換飯店內的設計與裝飾,這項計畫會永遠持續下去,也許你所遇見的綠薔薇飯店和其他人碰上的都會不同。

【主廳】黑白相間大理石地板

【時鐘大廳】(Clock Lobby)、孔雀藍沙發、杜鵑枝枒花紋地毯

【寶石舞廳】(Cameo Ballroom)

【大廳酒吧】(Lobby Bar)、金線紅底壁面、西洋棋與雙陸棋桌

【餐廳】杜鵑枝枒花紋地毯

(Photo Credit:The Greenb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