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最後一卷《啟示錄》,預言了末日的各種災難,見證了神的榮耀將在基督裡彰顯,聖徒們將會進入新天新地。在末日審判中,撒旦魔鬼最後會被丟入火湖中。書中的意象豐富,成為各個時代藝術家馳騁想像的絕佳素材。在基督受難復活後的第一個千禧年時,《啟示錄》成了神的教會仰望神國降臨的依據。這個時代,許多與末日有關的圖像,大量湧現,在書冊手稿插圖中,單獨為《啟示錄》繪製插圖的比率,高過了其他的聖經書卷。收藏在美國紐約摩根圖書博物館(Morgan Library & Museum)的《貝雅圖斯手稿插圖》(Morgan Beatus),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這是西班牙一名僧侶畫家馬奇尤斯(Magius)為西元八世紀的僧侶貝雅圖斯的《啟示錄註解》所製作的手稿插圖,約三百頁,使用上等羊皮紙,約完成於十世紀中葉。

插圖用色強烈,像揭開第六印的插圖,大面積的紅色與橘色,烘托出天地變色的樣貌,彷彿讓觀者直接進入聖經的文字敘述中一般,感受到末日令人驚恐的景象:「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巖石穴裏,向山和巖石說:『倒在我們身上罷,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啟示錄 6: 12-17)

第六印插圖

第六印插圖

在描繪《啟示錄》第十二章的大異象時,我們見到了圖像的敘事能力。在文字中,我們必須從第一節一直看到最後一節,才能得出一個整體的印象。這個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冠冕的婦人與大紅龍爭戰的場面,轉換到畫面中後,我們見到了更多的動態。藝術家把許多異象同時置入畫面中,使得場景異常豐富,讓人目不暇給。我們見到婦人,看到七頭十角的龍,見到來到寶座前被提的孩子,還有隨著龍尾巴降下的星辰,那些爭戰的天使們遍佈畫面,許多屬龍的使者被摔在地上。在畫面左下角,如同連環畫般,我們見到婦人被賜下兩個大鷹的翅膀,正要飛去曠野躲避,而一條龍身吐出了河水要將婦人沖走。這種畫面結構,看似孩童作畫,卻是當時人們理解聖經的途徑,在一張畫面中,把聖經整章的異象全部包納進去,對不識字的信徒來說,聽著牧者讀經,看著畫面,一幅末日的激烈爭戰,便能深印在腦海之中。

《啟示錄》第十二章的大異象

《啟示錄》第十二章的大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