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

作者:不詳
名稱:描金花飾可可杯。
署名:無款。
技法:白瓷描金彩繪。
年代: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
尺寸:杯高9/ 11.5 cm,盤直徑 13.5 cm。(PORN 008)
相較之下,歐洲瓷器的誕生,並不算早。中國宋代便已有瓷器,但以歐洲標準來看的瓷器,要至元明,才算出現。馬可波羅在十三世紀,便提到了瓷器,但歐洲迷上中國瓷器,要到十六世紀航海大發現後;十七世紀時,中國瓷器外銷歐洲,可說如火如荼。這種現象,不僅在歐洲各國掀起中國風,也促使歐洲人士致力研發瓷器製作,那時出現許多上了鉛釉的陶製器皿,雖可亂真,但仍非瓷器。
到了1708年,德人波特格(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 1682-1719)才找出瓷土的成分,燒製出真正的瓷器。1710年,在薩克森公爵暨波蘭國王奧古斯都(August der Stark, 1670-1733)的贊助下,歐洲第一座窯廠麥森(Meissen)成立,隨後,各國王室亦出資成立不同的窯廠,同時各地亦有不同的民窯興起,歐洲進入瓷器百花爭鳴的時代。
這客可可杯從胎體來看,是屬於德奧地區的硬瓷,但裝飾風格則流露明顯的民窯手法,透過某種禾本科植物(兔尾草?),以藍彩與描金手法裝飾整圈杯體,而托盤的花飾更為多元,百花齊放,藍綠彩與花飾描金,增加了視覺饗宴。杯內側描金脱落嚴重,杯體亦有一道細裂縫(不會滲漏),整體設計仍展現民窯豐富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