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0.-

木刻壓花紙板書夾裝幀的【義大利旅行日記】

作者:Maurice Denis(1870-1943)

名稱:【義大利旅行日記】(Carnets de voyage en Italie 1921-1922)

署名:Paris, J. Beltrand。

技法活字印刷,84頁。內含34張彩色木刻插圖,包括1張書名頁插圖、4張全頁插圖及29張大小不一的內文插圖。奶油色燙金書名紙書衣與散頁書頁,收納在木刻壓花紙板書夾,配上固定絲帶。書頁有泛黃及斑點。本書限量175本,這本編號2(II),保留給作者Maurice Denis的妻子。

年代1925。

尺寸四開本(30.5 x 22 cm)(BO 067)。

作品介紹

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印象主義與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風起雲湧之間,法國藝術家莫里斯.丹尼(Maurice Denis, 1870 – 1943)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是先知畫派(Les Nabis)的成員,深耕象徵主義,同時再次挖掘新古典主義的養份。他的藝術理論成為後來立體主義、野獸派與抽象藝術的基石,一次大戰後,他成立聖潔藝術工作坊(Ateliers d’Art Sacré),致力復興宗教藝術,為許多教堂彩繪裝飾。

莫里斯.丹尼,【自畫像】,1921。

莫里斯.丹尼故鄉在法國諾曼第沿海小城格蘭維爾(Granville) ,童年時便已遷到巴黎近郊,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很早就流露出對藝術與信仰的熱情,十三歲時,在日記中,紀錄了自己對當地教堂各種儀式的想法與印象,我們也知道他不時造訪羅浮宮。十五歲時,變發願要成為一位基督宗教的藝術家,展現信仰的各種奇蹟。原本,他在知名的中學學習哲學,1888年卻退學,進入美術學院,在那認識了保羅·塞律西埃(Paul Serusier, 1864 – 1927)和皮爾·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 – 1947),分享繪畫的理念。接著,透過波納爾,他又結識了維拉德(Jean-Édouard Vuillard, 1868 – 1940) 、蘭森(Paul Ranson, 1864 – 1909)等人,成立了先知畫派。他們擁護實證主義,反對自然派與唯物論,偏愛唯心主義。在這些日子,他深受高更(Paul Gauguin, 1848 – 1903)象徵主義的作品影響,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神秘的元素,逐漸形成他成熟時期的風格。

莫里斯.丹尼,【九月向晚】,1891,奧塞美術館藏。

1890年,他在【藝術與批評】(Art et Critique)中的一篇文章,掀起了一股新的觀念,他在文中表示:「一幅畫作,不管最後是一匹戰馬、一個女體,或其他奇特之物,基本上只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在平面上組合而成的顏色。」這個觀念並非他的原創,但他的表達方式引起藝術家們的注意,因此奠下現代主義的基礎。

【義大利旅行日記】書名頁。

1900年起,莫里斯.丹尼對義大利文藝復興繪畫感興趣,常到義大利旅行,宗教題材逐漸多了起來。 這本【義大利旅行日記】,是他1921-1922遊歷義大利時留下的紀錄,同時也以水彩畫下義大利各地的風光。1925年,莫里斯.丹尼委託版畫家賈克・貝爾特朗(Jacques Beltrand, 1874-1977)和他的弟弟們,運用高超的彩色木刻技法,忠實還原自己的水彩作品肌里與顏色,讓自己的旅行日記問世。這位版畫家貝爾特朗出身版畫世家,自己長於木刻與硬木木刻兩種技法,由於技藝出眾,1900年起,便受到法國十九世紀大力推廣創新硬木木刻的重要藝術家奧古斯特·路易斯·勒佩爾(Auguste-Louis Lepère (1849 – 1918) 的推崇。貝爾特朗喜愛創作彩色,或同色調不同過渡的作品,主題從風景、城市景觀、肖像,到日常生活,尤以宗教題材為其主力。莫里斯.丹尼正是借用他在木刻技藝上的長才,將自己的水彩作品轉化成一幅幅精美的木刻版畫。

本書限量175本,這本編號2(II),保留給作者Maurice Denis的妻子。
奶油色燙金書名紙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