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NTD 14,000

作者:Frohlich, E. / Tanner, J. J.

名稱:畢伯里希(Bieberich)。

署名:Verlag und Eigenthum von Guido Zeiler in Mannheim(曼海姆蔡勒出版社)。

技法:粉末腐蝕法(aquatint),手工上彩。

年代:1848。

尺寸:畫面 11.5 x 17.5 / 紙面 30 x 40 cm。(D-R-021)

作品介紹:

位於 科布倫茲(Kobelnz)與賓根(Bingen)之間的萊茵河流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訂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段流域平均每二點五公里就有一座古堡,加上兩岸夾山,葡萄園遍佈,自然景觀甚為迷人。而數百年來,萊茵河的羅蕾萊傳說與其他神話故事,更造就此區動人的風貌。萊茵河自古即為人類與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古色古香的老城與城堡至今依是萊茵河上的迷人風光。自古以來便吸引不少文人墨客,而今天則是萊茵河上重要的觀光景點。

畢伯里希宮殿(Schloss Biebrich)

本幅插圖出自1848年出版商G. Zeiler彙編的【萊茵河】(Der Rhein von Mannheim bis Düsseldorf)一書,以細膩的粉末腐蝕法製作書中的畫面,再透過當時手繪師傅的高超敷彩技法,完成全書共二十五張萊茵河中段各個知名景點的插圖,成為今日藏家競相收藏的項目。

畢伯里希宮殿版畫細節

畢伯里希是德國黑森州(Hesse)威斯巴登城的一個市區,為威斯巴登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座落在城南的萊茵河畔,在1926年併入威斯巴登之前,一直是個獨立市鎮。從該區的考古遺址來看,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居住,而在中古時期,此地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個人屬地。到了十八世紀,納叟(Nassau)公爵在此興建了巴洛克風格的畢伯里希宮殿(Schloss Biebrich),也就是畫面中的這棟建築。直到十九世紀中,這裡成為納叟公爵的行宮所在。

今日的畢伯里希宮殿
畢伯里希宮殿前的花園

十九世紀,畢伯里希逐漸發展成為這個地區的工業重鎮,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當地失業人口大增,最後被併入附近的富裕大城威斯巴登。

粉末腐蝕法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