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發源於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和法國,最後於荷蘭流入北海,全長1,232公里,是歐洲,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萊茵河三角洲由於交通便利,形成了許多歐洲早期的商業城市,如布魯日、安特衛普與鹿特丹等。在古羅馬時期,萊茵河與多瑙河共同構成羅馬帝國北界,自古即為人類與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

萊茵河全段與其支流。
這次的展覽透過歐洲18及19世紀的版畫,呈現萊茵河當時的風光與景觀。那是歐洲逐漸進入今日觀光旅遊業的一個起點時期,不同時期,歐人眼中的萊茵河也有不同的呈現。其中,尤以萊茵河中游,最為當時歐洲人所迷戀。這一段萊茵河有著古色古香的老城,也有許多葡萄園,眾多聳立在山間的古堡,更是這一區的魅力所在。
展覽中,可以見到從中游萊茵河畔的賓根(Bingen),一直往下奔流到歐洲中世紀的大城科隆(Cologne)之間,各個河段的景點與風光。萊茵中游河段為河谷地形,兩岸高地落差較大,從18世紀開始,就是歐洲重要的旅遊景點。許多當時人們留下影像的名勝古蹟,有的今天已經消失,有的則已改頭換面。展品中,多半的版畫作品,出自浪漫主義時期,當時藝術家觀看的方式,令人憧憬,以今日的實景來驗證,往往失真,但卻是一種風景寫生高峰時期的產物,有著不可抹滅的歷史與美學價值。
另外,透過展品中的版畫技法,也可看見歐洲造景的演變,由比較單純的銅版直刻(Copper engraving)與蝕刻(etching)的黑白線條紀錄,開始採用粉末腐蝕法(Aquatine)的色塊琢磨,呈現彩色的畫面,讓景物顯得更加生動。到了19世紀初,更因為出版蓬勃發展,遊記圖像需求大增,一種名為鋼版的技法(steel engraving)應運而生,可以刻繪更加細膩的圖像細節與色調變化,而且因為以鋼化處理強化版面,耐於壓印,印量也隨之提高,解決了當時出版圖像的市場需求。
遇見版畫中的萊茵河,比較像是一場歷史文化之旅,這個時間向度大約200年,正是歐洲由農業時代跨入工業革命時代的關鍵。在當時文人墨客眼中,萊茵河中段慢慢由單純的一條承載運輸功能的河流,轉為一條添加上神話與鄉愁的文化印記。許多詩人為其留下文字記錄,音樂家也關愛著這裡過去的神話故事,華格納(R. Wagner)的【尼布龍根指環】,許多場景便發生在萊茵河中游。看過版畫中的萊茵河,下次實地走訪這條美麗的河流,相信會有新的看見。
【源遠流長 — 版畫中的萊茵河】特展
展覽時間: 2020/3/28~ 2020/5/30
展覽地點: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家+藝術 西洋古董
【講座:萊茵河之旅 — 一種文化風景】 2020/04/11 下午 2:00-4:00
【版畫實作:凹版畫印製體驗 】 2020/04/25 下午 2:00-4:00
【版畫實作:樹脂凹版 】 2020/05/09 下午 2:00-4:00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WdEK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