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風似友 台北珍本古籍拍賣會 中的搖籃本古籍【尋愛綺夢】(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身價非凡,這部珍本保存完善,搭配十六世紀的裝幀,更是難得一見的拍品。
作者:[COLONNA, Francesco (1433-1527)]
書名: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尋愛綺夢)
出版地點:Venice: Aldus Manutius for Leonardus Crassus
出版時間:December 1499。
尺寸:27.2 x 18.3 cm。
頁面排序與書況:
\Kp\k4 a-y8 z10 A-E8 F4 (\Kp\k1 書名頁;\Kp\k1v Leonardus Crassus給烏比諾大公喬多巴鐸(Guidobaldo da Montefeltro,1472 –1508)的信;\Kp\k2r Giovanni Battista Scita 給Leonardus Crassus的題詩;\kp\k3 內文摘要;\Kp\k4v詩人馬羅(Andrea Marone, 1474-75? – 1528)的詩文;a1r第二書名頁;a2r 卷一開始;A1r 卷二開始;F3r 後記;F3v 墓誌銘;F4r 勘誤與印記頁)。234張紙頁,39行。a1r第二書名頁第5行以手寫修訂字母AM。172幅可能出自Benedetto Bordone的木刻插圖,11幅全頁,生殖之神(Priapus)的木刻插圖可能曾被審查塗改,後被恢復原貌(圖中生殖器的部分印墨有擦塗過的痕跡,顏色較淡),39個章節木刻首行大寫字母以藏頭詩形式呈現Franciscus Columna之名。全書略有斑點與註記,F4r 勘誤與印記頁修復過。

【尋愛綺夢】書名頁。

【尋愛綺夢】墓誌銘及勘誤與印記頁。

【尋愛綺夢】生殖之神(Priapus)的全頁木刻插圖。
裝幀:
義大利深色山羊皮裝幀,約1565-79年間,壓花燙金。書封正面飾有舊約詩篇119:116的拉丁文經文前半部:Suscipe me Domine, secundum eloquium tuum, et vivam(求你照你的話扶持我、使我存活)與Benedictus Cardinalis Lomellinus字樣。中間為樞機主教圓帽徽章。書封背面為詩篇119:116的拉丁文經文後半部:et non confundas me in expectatione mea(也不叫我因失望而害羞)與Vincentia Lomellina字樣,中間有另一鏡面徽章。書緣三面燙金。裝幀書背部分修復過,五道書脊,保留原十六世紀的書封,有磨損與刮痕,燙金部分剝落。配有現代書盒。

罕見的十六世紀裝幀,約1565-79年間義大利深色山羊皮裝幀。

書封背面的詩篇經文:et non confundas me in expectatione mea(也不叫我因失望而害羞)與Vincentia Lomellina字樣,中間有另一鏡面徽章。
收藏紀錄:
- 十六世紀樞機主教羅梅里尼(Benedetto Lomellini, 1517-1579)贈與姪女羅梅尼娜(Viventia Lomellina),可能出自某種特殊場合。
- FA (無法辨識)的鋼印,位於書後扉頁右上角。
- 2005年12月13日Sotheby’s米蘭拍場,拍品編號266。此拍場將書封正面的人名Benedictus Cardinalis Lomellinus 誤植為江諾托・羅梅里尼(Giannotto Lomellini, 1519-1574)。1571年,這位江諾托・羅梅里尼成為熱那亞共和國第68任總督,和樞機主教羅梅里尼(Benedetto Lomellini)一樣出身熱那亞的羅梅里尼貴族世家。
- 2012年11月21日Christie’s倫敦拍場,拍品編號101。
樞機主教羅梅里尼(Benedetto Lomellini, 1517-1579)肖像。
樞機主教羅梅里尼徽章。
拍品說明:
【尋愛綺夢】已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最美的插圖書籍,亦是搖籃本時代最後的里程碑,甚至在書籍發展史上,也可說是鳳毛麟角的藝術作品。西方中世紀的遺緒逐漸被文藝復興的時尚替代,【尋愛綺夢】正是最好的見證。書中的故事看似一場夢中尋找愛人的奇幻經歷,西方古代的建築,如金字塔、方尖碑、古典的花園、頹圮的神廟,以及各種類似酒神的狂歡慶典,一一在主角的夢中浮現。此書不僅成為藝術與建築的靈感寶庫,也是當時人文主義學者的小型百科(參閱:D. Stichel, ‘Reading the 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in the Cinquecento, marginal notes in a copy at Modena,’ Aldus Manutius and Renaissance Culture, Essays in memory of Franklin D. Murphy, Florence: 1998)。
【尋愛綺夢】是當時威尼斯人文主義學阿爾都斯(Aldus Pius Manutius, 1449/1452-1515)印刷作坊的傑作,將字體、插圖、設計理念與工藝執行完美結合。雖然此書的作者與插圖創作者仍未有定論,但現今學界多傾向主張當時在威尼斯修行的道明會修士法蘭契斯可・可隆納(Francesco Colonna, 1433/1434 –1527)為此書作者。書中精美的木刻插圖,大受藝術史家推崇,甚至認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菲爾(Raffaello Sanzi, 1483-1520)可能為此書設計插圖。今天,學界多半同意出身帕多瓦城(Padova)的纖細畫家伯多諾(Benedetto Bordone, 1460–1531)為此書插圖的製作者。
這本【尋愛綺夢】第一版曾為樞機主教羅梅里尼(Benedetto Lomellini, 1517-1579)經手過的藏書。他出身義大利熱那亞的貴族世家,研習法律,先在自己家鄉當任律師,後遷到羅馬,從事宗座聖璽最高法院的行政工作,後逐步高昇,成為教宗的書記,1565年被任命為樞機主教。他所經手過的這部【尋愛綺夢】亦是現今存留版本中,少見沒有審查修改過的(或已挪去之前審查過的痕跡)。因為此書的畫面,尺度仍然不為當時的社會正面接納,而被上墨遮掩塗改。這版本最後的勘誤與版權頁面完好,不像一些版本會有缺失。
從此書的裝幀來看,書封正面的樞機主教圓帽徽章,說明他在委託此書裝幀設計時,已經成為樞機主教。至於書封背面的另一人名羅梅尼娜(Viventia Lomellina),是其姪女,沒有進一步資料說明她的身份。兩人名字同時出現在裝幀書封上,應該是某種贈與儀式的結果。這本書的裝幀風格正是西方十六世紀的一種流行,雙框線框住中間的花飾帶條,構成一個完整的框架,和當時的部分裝幀相比,顯得簡約,但卻可凸顯書封中間以壓花技法製成的藏書者徽章。徽章上半部壓印上藏書者偏愛的格言,下半部則是藏書者的名字。此書的格言選自舊約詩篇第119章116節:「求你照你的話扶持我、使我存活,也不叫我因失望而害羞。」在中古時期,這節經文被編入額我略聖歌(Gregorian chant)之中,【扶持我…】(Suscipe me…)一曲之後成為道明修會最後宣誓時歌詠的傳統。從這段經文來看,這部【尋愛綺夢】可能便是樞機主教姪女在修院宣示委身儀式的一種見證。
現今在市場上,十六世紀裝幀的【尋愛綺夢】極為罕見,多半是之後世代的裝幀。2010年,一本十六世紀裝幀,曾是當時法國知名藏書家與書籍裝幀藝術推動者的尚・格羅利耶(Jean Grolier, 1489-90 –1565)所藏的【尋愛綺夢】,在Christie’s倫敦拍場拍出英鎊313,250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