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藏書票,約莫起源於十五世紀,由於當時書籍並不普及,成本高昂,能夠閱讀書籍的多為教會修士與貴族,為了表示書本的所有權,便以版畫(當時多為木刻)印製代表書籍所有者的徽章,並以拉丁文EX-LIBRIS一詞標示,貼在書的蝴蝶頁上,表示「此書為我所有」。後隨印刷術逐漸普及,書籍印量增加,藏書票的傳統依然保留下來。到了十九世紀,更在許多藝術家與藏書家的推波助瀾下,藏書票一躍成為一個獨特的藝術部門。由於尺寸較小,往往被稱作紙上寶石。藏書票是種所有權的標示,因而也展現出藏書者自己的喜好與品味,藝術家亦為藏書票開發出豐富的題材。
這張藏書票的作者Jul. Weisz與藏書票主人 Dr. R. A. J. Szöke ,生平不詳,從名字來看,應該出自匈牙利。雖然少了相關人物的訊息,但這張藏書票的畫面卻是十分豐富:一名孩子赤著身子睡在一條蛇與一頭母獅的中間。畫面乍看之下,顯得不合邏輯,彷彿的危險與安詳寧靜同時並存。
要理解這張作品,還是要回到影響整個西方文化的基督教典籍–聖經中。在舊約以賽亞書十一章中,先知以賽亞導出了一位源自耶西的根的人物,那是以色列人的彌撒亞,也就是後來新約中的耶穌基督。他的出現,改變了世界原本的秩序,甚至讓野獸的本性翻轉。這幅畫面十分甜美,但卻與我們的經驗相牴觸,讓我們在欣賞這張作品時,多了一道障礙。然而,如果讀一下原來的經文,稍微想像了一下文字想要傳達的意境,那麼我們可以同意藝術家讓我們看到那個盛世的一個局部。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以賽亞書 11:6-9)
在基督教的相關圖像中,舊約先知書的部分,少被描繪鋪陳,一是因為缺少具體的故事情節,二是這類關於未來預言的部分,不易領會捕捉。如果注意歷代的聖經插圖,像創世紀、出埃及記以及四福音書,或是啟示錄,可說經常粉墨登場,但大小先知書、詩篇、新約的書信集,因為內文的屬性特質,藝術家往往難以下手。因此,這張藏書票在聖經圖像學中,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據這張藏書票背面的印記,作品完成於1912年,也是歐洲極度動盪的時代,二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或許,藏書票的主人想藉此抒發他自己的一種期待與渴望,藉著舊約中這段經文,懷想某種可能的國度降臨。
朋友們可以參考我們在 Pinkoi 家+藝術的設計館,那有著更多的藏書票,每一張都可能有著一段未知的故事等著被發現:
平台連結:www.pinkoi.com/store/homeplus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