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二十世紀文學進入二三十年代後,開始百花齊放,如挖掘現代人物心理特質的莫里亞克(François Mauriac,1885-1970)和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劃時代意義。1948年,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西多妮‧柯萊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1873-1954),也是這片風景中不可缺的一員。20歲時,她便進入婚姻,丈夫看出她寫作的才華,卻壓榨柯萊特,改以自己的名義發表柯萊特的作品。在結束這段婚姻關係後,柯萊特開始居無定所的生活。她當過演員,演過默劇,也到巴黎以外的法國地區巡迴演出,多次與人同居,私生活醜聞不斷。她的作品多為愛情故事,被大作家紀德稱譽為「自始至終無一敗筆,無一贅語,無一俗套」。
【浪蕩歲月】(L’ingénue libertine)這部小說1909年出版,女主角米娜(Minne)美麗動人,生長在巴黎的世家,卻對優渥平靜的生活大感厭煩,渴望動盪刺激,終於,有一晚,她不再幻想,夜遊巴黎,體驗她之前不斷預想的事。多年後,她結婚了,這段往事依然是她生命中的一個秘密,隨時會再激起新的漣漪………這部作品也可視為柯萊特擺脫之前婚姻枷鎖後的一種宣告,她把自己以前夫名義出版的作品融合成為這部新作,賦予更為強烈的自我色彩。女主角那種浪蕩不拘的心境,正是這位作者新生命的寫照。
法國書籍藝術在二十世紀依然傲視群雄。這本書籍挑選當時已成文壇重要作家柯萊特的鮮明作品,配上亦在當時頗受時人推崇的藝術家路易斯・伊卡特(Louise Icart, 1880-1950)的彩色銅版蝕刻版畫插圖。20張添上手繪上彩的版畫插圖勾勒出小說中女主角的各種風貌,成為書中迷人的風景。路易斯・伊卡特對時尚十分著迷,創作亦以此為主軸。他生長的年代,正是法國時尚經歷變化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在巴黎展開他的藝術創作生涯,在繪畫之外,亦專研版畫,也因這個技法,讓他在二十世紀藝術史中博得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很快受到器重,需求大增,但今日亦不常見,作品也常在拍賣場上拍出高價。
他為【浪蕩歲月】這部小說配上插圖時,正是裝飾藝術(art deco)大行其道之際,也是他創作生涯的高峰,他不僅為重要時尚出版物工作,也為設計作坊提供創意。他筆下的女性,可說成了二〇年代巴黎的典範,然而,這卻是他深植法國十八世紀洛可可傳統的新的演化,華鐸(Jean Antoine Watteau, 1684-1721)、布雪(François Boucher, 1703-1770)和弗拉哥納(Jean HonoréFragonard, 1732-1806)為其效仿的對象。同時,他也展現印象派的筆觸,熔鑄成他那種幽默,又略帶情色意味的畫面。在【浪蕩歲月】這部作品中,女主角的各種風華,因為路易斯・伊卡特,而顯得迷人,彷彿將法國女人的各種特質一次鋪陳開來。
這本精緻的手工書籍,印製在Rives BFK的手工紙上,限量425本(另有印在其他紙上的版本121本),本冊編號:168。全書配上具代表性的法國藝術書籍裝幀,大開本版本。
作者:Colette(1873-1954)
名稱:【浪蕩歲月】(L’ingénue libertine)
署名:Paris, Éditions Excelsior。
技法:活字印刷,191頁。內含20張法國藝術家路易斯・伊卡特(Louise Icart, 1880-1950)手繪上彩的銅版蝕刻版畫。半桃紅色摩洛山羊皮革與大理石紋紙裝幀,書背燙金花飾,上書緣與書名燙金。書頁略有泛黃及斑點。
年代:1926。
尺寸:對開本(33 x 25 cm)(BO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