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請私訊。

路易十六時期(Louis XVI, 1754-1793),由於義大利龐貝古城(Pompeii)與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的考古挖掘,古羅馬樣式蔚為風潮,影響了此期的家具製作。希臘建築的石柱設計、整齊對稱的排列,成為相當重要的裝飾手法,此期工藝品也因此顯得端莊古典、簡潔舒適,既實用又優雅。除了考古發現的影響,相關書籍的出版,更加深此期古典美學的普及推廣,書裡記載著古羅馬時期的裝飾,像是獅鷲、獅子與獅身人面像、開光浮雕及鎏金與陶土裝飾。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東尼王后(Marie-Antoinette, 1755-1793)更可視為此期的關鍵人物,她的品味主導了當時的時尚與工藝美術。不同於路易十五時期的狂歡宴會,瑪麗大部分時間住在凡爾賽宮近郊的小翠安儂(Le PetitTrianon),一償自己回歸田園單純生活的心願,此期許多家具,就是為她的住處設計的。

這件展示櫃的開光石膏浮雕,與瑪麗王后在翠安儂一件櫃子的浮雕如出一轍,刻繪母親攜帶幼子朝拜天使的情境。從天使的外型與裝扮來看,應是愛神-邱比特,這種儀式,或許是古希臘羅馬的風俗之一,一如孩童的奉獻禮般。細看這件作品,處處流露出路易十六古典時期的裝飾特色,例如廣泛運用的螺璇飾帶與珍珠飾帶,頂部則嵌上木刻緞帶造型,櫃腳配以凹槽直刻的紋路,有如希臘建築石柱的縮小版本。櫃身基本運用垂直平行線條,整體造型看來簡約大方,金箔貼金技法,彰顯路易十六時代的華貴氣息,是件遠觀近看盡皆迷人的家具作品。

SONY DSC

作者:不詳。

名稱:路易十六瑬金展示木櫃。

署名:無。

技法:精細木工。

年代:十九世紀中

尺寸:72 x 38 x 178 cm。(F-017)

© 家+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