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曼哈頓東59街是富人們爭相置產的精華地段,位於第五大道以東、緊鄰中央公園(Central Park),美國設計師洛馬尼(Todd Alexander Romano)選擇了其中一間玻璃大廈裡16-7坪的獨立套房,做為私人展示與休憩空間。

居高臨下,擁有絕佳的景色,大面的玻璃窗向外望去—曼哈頓都會區盡收眼底,這是記憶中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畫面。礙於建築結構的不可變易性,只能利用光線、色彩與擺設去打破小坪數空間的限制。洛馬尼採用美國室內設計大師包德溫(Billy Baldwin, 1903-1983)的裝飾手法作為風格依據,色彩方面選擇了暗夜藍為主色調。藍色由窗外拉進屋內,延伸至牆壁、長沙發、座椅、擺設到壁面的畫作,不同層次與質地的藍,使得屋內看起來深邃而寬廣,視覺上出現空間拓寬的效果。尤其當夜幕降臨,開啟室內調光器開關,公寓搖身一變,成了一座夜藍色的珠寶盒。

不只在夜晚閃耀光芒,當黑暗褪去,陽光穿透過觀景窗灑進房間裡時,經亮面處理的深藍牆壁產生了鏡子般的反光效果,家具被映照著閃閃發亮。坪數有限的唯一房間中,除了大玩色彩遊戲,眼前所見的每項物件皆為經典,依舊是古典與當代的時尚混搭。窗邊1960年代的法國遊戲桌,搭上兩張重新包上舊世界織品公司(Old World Weavers)的鸚鵡綠絲絨的路易十五女王式古董椅,桌上擺著亮橘與綠色的中國古董花瓶檯燈和當代墨西哥藝術家貝甲(Feliciano Béjar, 1920-2007)的黃銅雕塑系列作品,左側邊上則有一紅漆古董托盤所堆疊成的裝飾花架,美感與創意兼具。一張由維多利亞公司(Frederick P. Victoria & Son)仿製路易十五的藍色皮革觀牌椅和一張60年代美國藝術家貝奈特(Ward Bennett, 1917-2003)的鉻合金柳編雪橇椅與房間焦點的訂做藍絨長沙發,圍繞著從巴黎跳蚤市場撿來的法國室內設計公司楊森(Maison Jansen)製作的仿孔雀石雞尾酒桌,桌下鋪著黑白色斑馬紋地毯,整體呈現更為豐富。

中國古董花瓶改裝檯燈、1960法國遊戲桌、Feliciano Béjar黃銅雕塑品系列、十八世紀女王式椅

中國古董花瓶改裝檯燈、1960法國遊戲桌、Feliciano Béjar黃銅雕塑品系列、十八世紀女王式椅

紅漆古董托盤

紅漆古董托盤

無論是牆面或檯面都掛滿著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如瓦薩雷利(Victor Vasarely, 1906-1997)、亞伯斯(Josef Albers, 1888-1976)、尚·考克多(Jean Cocteau, 1889-1963)、吉尼斯(Hugo Guinness, 1959-)等人,多為簡單俐落的線條和用色大膽的幾何圖形,為沉穩的藍色房間增添活潑的律動感。設計師兼屋主的洛馬尼說這就是他所想要的— 一小塊不受干擾的城市綠洲。在一整天的奔波勞碌之後,投身沙發柔軟的懷抱,倚臥著看部電影,或是凝視整座城市,又或仰望藍天,在徹底的藍色之中冷靜下來。

好的設計便是如此,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出無限的可能。誰能想像的到,一間16-7坪的獨立套房,也可以表現出如此狂放不羈的一面。

路易十五風格皮革觀牌椅、Andy Warhol、Alberto Giacometti、David Hockney、Josef Albers

路易十五風格皮革觀牌椅、Andy Warhol、Alberto Giacometti、David Hockney、Josef Albers

Jean Cocteau水彩畫

Jean Cocteau水彩畫

門廳、Pedro Friedeberg雕塑品、Victor Vasarely

門廳、Pedro Friedeberg雕塑品、Victor Vasarely

item0-rendition-slideshowhorizontal-01_small_wonder1

Ward Bennett柳編雪橇椅、仿St. Thomas絨布長沙發、Maison Jansen仿孔雀石雞尾酒桌、Frederick P. Victoria & Son 仿路易十五藍色皮革觀牌椅、斑馬紋地毯、Robert Goodnough、Josef Albers

  (Photo Credit:Architectural Design /Photography by Thomas Lo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