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十九世紀雕塑家奧古斯丁‧路易斯‧馬度隆‧莫侯(Auguste Louis Mathurin Moreau, 1834-1917)出身藝術家族,父親尚‧巴布提斯‧莫侯(Jean-Baptiste Moreau, 1797-1855)既是畫家,亦是雕塑家,兩位兄弟馬度隆‧莫侯(Mathurin Moreau, 1822-1912)與西波利‧莫侯(Hippolyte Moreau, 1832-1927),也是知名的雕塑家,孩子們也都一樣投身在雕塑的創作中。

莫侯師從大哥馬度隆,展現寫實與優雅兼具的美感特質,與其他家族成員作品連成一氣。自1861年首次舉辦沙龍展覽後,他便持續創作,在沙龍展出作品,直到1913年。家族的雕塑事業既承襲十八世紀法國學院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亦與時代脈動綰合,在眾多的雕塑中,莫侯家族特別偏愛女性,角色涵蓋希臘神話人物與凡間女子,體態盡皆溫婉動人。

莫侯的大作《奧蘿樂》(L’aurore),原是大型作品《邱比特戰車》(Cupid’s Chariot)的中心角色,約完成於1897年,被視為莫侯最傑出的創作,後被獨立出來,製成銅雕。他的作品注重細節,女體的曲線與衣袍的縐褶尤為其長項,並點綴花草植物與小鳥動物。此件作品——《少女與雀鳥》,正是藝術家典型的佳作,少女輕手撥開蘆葦叢,衣袍被風吹動,皺褶細緻,胸間的束帶精巧,挽起的頭髮略微垂落,和肩際光滑的曲線互為對比,腳邊則有一隻小雀鳥與之呼應,彷彿對話一般。細看作品,可見鳥雀精緻的羽毛,植物的紋路線條,藝術家藉著寫實的關照,立體呈現女性的婉約氣質,整尊作品瀰漫著浪漫的動態美感,動靜皆宜。這尊雕像收錄在P. Kjellberg所著《十九世紀銅雕》(Les Bronzes Du XIXe Siecle, Paris, 1982)一書,頁 505中。《十九世紀銅雕》一書,為十九世紀銅雕作品著作中,最具權威性的作品。

作者:Moreau, Auguste Louis Mathurin (1834-1917)雕像
名稱:少女與雀鳥(Jeune Femme à l’oiseau)。
署名:底座Ate Moreau署名。
技法:棕色銅雕像。
年代:十九世紀末。
尺寸:高68 cm。(ST 011)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